第419章 “太平疑云”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没想到吞金兽肚子里真有东西!

把头立即喊:“盆子!快拿个盆子过来!”

没找到盆子,我眼疾手快,随手扯过来了装矿泉水的纸箱子。

只听到哗啦啦的声响!!

不一会功夫,金灿灿的铜钱装了大半个纸箱子。

我随手抓起来一把,发现全是一种面文的铜钱,全都是“太平通宝”!

太平通宝是北宋年间赵匡义铸造的第一种年号钱,存世量很大,不值钱,我们那时候的价格大概是四块钱一枚。

“把头,好奇怪……?这些太平通宝为什么不生锈?不会是金子的吧?”

把头笑着说:“云峰你想的美,不可能是金币,还是铜币。”

一般来说,这么多铜钱叠压在某个密闭环境中,时间长了要生铜锈,一旦开始生锈了,那铜钱会结成坨子,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筒子钱”。

可眼前的情况是,藏在吞金兽肚子中的这些铜钱一枚是一枚,没生锈,也没结成坨子。

仔细研究一番后,我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原来,这些铜钱的铜质非常好,比一般宋钱的铜质好的多,枚枚呈金黄色,厚度也厚,一般宋代小平线大概重三克左右,而眼前这些铜钱我随手拿了枚掂量了下,感觉每一枚重量都在五克左右。

我当即苦恼道:“把头,咱们好像赔了啊!这些铜钱就算有两千枚,一枚四块,那也才能卖一万块!可这件青铜兽要是完整的话最起码能卖六十万!现在肚子上有了这么大个窟窿!我看也就能卖二十万了!”

“把头,要不明天我去找个焊工把窟窿给它补上?”

把头摇头说:“不用补,咱们就这样卖,另外,谁说咱们赔钱了?云峰你再仔细看看,这些太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没什么不一样的啊!就是铜质好了点儿!重了点儿!又不是金的!”

这些铜钱在我们行里被称呼为“宋屌”,意思就是屌丝,不值钱,当年我在银川帮金风黄挖了几百斤也才卖了几千块钱,说白了,看到这种宋屌掉在路边我都不会去捡。

把头让我再看看,于是我打开车顶灯,又拿起一枚铜钱对着灯光看。

“唉?”

“妈的……怎么面文会是瘦金体风格的!!”

我猛的一惊,连忙大声道:“把头!这不是赵匡义本朝铸的铜钱!这好像是宋徽宗铸的太平通宝!”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立的一种钱文书法,整体写法飘逸俊秀,其中以崇宁通宝铜钱和大观折十铜钱为代表,如果是宋朝早期铸造的太平通宝,那绝不可能用上宋朝晚期才出现的瘦金体书法!

把头点头说:“应该就是后朝铸的前朝币,这些太平不是流通钱,是当年特制出来的,寓意太太平平,是一种有纪念性质的吉语钱。”

瘦金体面文的太平通宝,我就问谁见过吧?

我当下大喜,这下赚大发了啊。

别说四块钱一枚!四千块钱一枚我都不想卖!全天下独一份!可能就我们手里有!

只听把头道:“早年我在内蒙见过一尊类似的吞金兽,不过那尊个头小一点,那尊肚子里也藏有这种吉语钱。”

我点头,怪不得把头知道这东西肚子里藏有东西,原来是这样。

第二天。

我们打算晚上进山,并且在山里扎营,山里温差大,食物和保暖用具必须准备充分,我们原有的存货不够用了,一大早鱼哥便开车带着小萱去搞采买了,我一个人在房间内收拾铜钱。

主要是清点数量和拍照,最后一数,数量竟然整整有两千八百多枚!总重量达二十多斤!

我上网查了大量资料,查不到一点关于这种“瘦金体”太平的文献资料!只在古泉谱上查到一种“行书太平通宝”,不过那种是银质的宫钱性质,和我这些也不一样。

看着一桌子金灿灿的铜钱,我陷入了沉思。

几百年前湖北黄石一带吕文德是最高统领,这个人很有军事才能,他参加过著名的“端平入洛”事件,不过野史上说这个人非常贪财,经常克扣军饷,当了几年官儿便家财万贯了,还有,西塞山上九个钱窖是吕文德埋的,这个也只是传说推测,并无实际证据证明,

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我能证明这尊吞金兽是吕文德当年下令铸造的,那无疑就证实了野史传说!

我翻来覆去,一寸寸看了个遍,结果愣是没找到有一个字的铭文!

思来想去,我决定打电话求助,找高手。

本来想找梅钱馆的梅梅看,随后转念一想,人早把我拉黑了还找她干嘛?我贱啊?况且,我认识比梅梅更牛比的高手。

翻了半天旧手机通讯录,终于找到了一串没备注姓名的手机号,我当下直接打了过去。

“喂。”

“志哥啊!我!还记得我吧?项云峰!”

“项兄弟啊,我当然记得你,你怎么想起来突然给我打电话了?”

“是这样的志哥,我最近得到了一枚看不太懂的铜钱,想让你帮忙掌掌眼。”

“呵呵,这世上竟然还有你北派神眼峰看不懂的东西?正好我现在有空,你发过来吧。”

我立即发了一张彩信过去。

很开,也就两分钟不到,黑手志回了电话。

“这钱我第二次见了,十几年前我们五常地区也出过几枚,钱哪搞来的?你认为是徽宗的后铸币?还是认为是民间铸造的花钱太平?”

皱眉想了想说,两种都有可能,现在还不确定。

电话那头,黑手志沉声道:“兄弟,我和你看法不一样,我认为有第三种可能。”

“什么?”

“南宋的官铸币啊!我问你,这怪钱你是不是在南方搞到的?在江西,要么在湖北!而且你大概率不是搞到一枚,是搞到一批吧?”

“是啊志哥!我靠你神了!这都能猜到!”

“什么猜的,知识就是力量不懂吗?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一同迁移过去的还有不少铸钱监的工匠,南宋成立后陆续有了永平监、永丰监、广宁监、丰国监、神泉监和赣州钱监,其中神泉监就专门铸过一批这类东西,不是流通性质,是赏赐性质,我推测是皇帝赏赐给有功的将军大臣之类的。”

“东西到底怎么来的,别藏着掖着了,跟我你还保密不讲实话?”

我嘿嘿一笑,道:“志哥,你这火眼金睛太厉害了,没错,我是搞了一批,现在我人在黄石。”

“黄石?你他妈别告诉我!你是在西塞山上搞到的?”

我直接承认说是,因为后续如果一旦挖到大批量,国内可能只有四平帮能吃掉我们的货,所以提前让黑手志知道也没什么,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你们挖到传说中的西塞山钱窖了?”

“还没有!”

“没挖到你说个xx。”

我简单讲了这批太平通宝是怎么来的。

那头响起了打火机的声音。

就听黑手志道:“兄弟,辛亏你今天提前跟我讲了实话,你们是真不怕死,西塞山那里是江西佬的地盘知不知道?你们过去找窖藏,给人打招呼了没?”

“狗屁的江西佬,”我也点了根烟说:“他们算个毛,西塞山那么大一座山!他说是他们的就是他们的了?我还说是我的呢!”

“牛比兄弟!敢说出来这番话你志哥我就佩服你的勇气,那你们慢慢找,万一找到了我带一亿现金上门去收购!呵呵,就这样,我还有事儿先挂了。”

从电话中语气能听出来,黑手志根本不信我们能找到那传说中的第七个钱窖。

他这话有点激到我了,我非得找到给他看看。

注释:

太平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重要代表,尤以北宋太宗时期铸造的最具历史意义。

🏺 一、基本背景与铸造历史

  1. 首种宋代年号钱
    太平通宝铸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是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取代了太祖时期的国号钱“宋元通宝”,标志着宋代年号钱制度的开端。

    • 命名寓意:“太平”源自典籍,寓意社会安定,呼应太宗即位后稳定政权、追求治世的愿景。

  2. 政治背景
    976年宋太宗以“金匮之盟”即位,改元“太平兴国”,通过铸币彰显新政合法性,同时安抚宗室旧臣(如加封太祖子孙、赦免政敌)。钱币的发行承载了巩固统治与凝聚民心的双重使命。

🪙 二、形制与工艺特点

  1. 书体与材质

    • 对钱制度开创者:首次以隶书、篆书两种书体成对铸造,形成“对钱”体系,影响后世钱币设计。

    • 材质多样:主要为铜质小平钱(直径约25mm,重4克左右),另有铁钱、金银宫钱(赏赐用),以及折二、折五、折十等大面值版别。

  2. 特殊版别与存世

    • 隶书钱:存世量较大,钱文雄浑飘逸,传为太宗御书。

    • 篆书钱:罕见,1995年山东济南出土,因政局动荡未广泛流通,现为珍品。

    • 地方铸币:福建建州曾铸背巨星纹折十型铁钱,因存世稀少备受藏家关注。

📜 三、历史影响与意义

  1. 制度性革新
    太平通宝确立了年号钱为宋代货币主流,开启“每改元必铸新年号钱”的传统,并被元、明、清三朝沿袭,直至“宣统通宝”终结方孔钱历史。

  2. 艺术与文化传承

    • 御书钱先导:为太宗后期“淳化元宝”三体御书钱奠定基础,推动钱文艺术化。

    • 民俗象征:宋代起被用作压岁钱,象征祈福纳祥,衍生出厌胜钱(花钱)文化。

💰 四、收藏与市场价值

  1. 版别价格差异

    • 普通隶书小平钱:市价约300–2500元。

    • 珍稀品类:篆书钱、铁母(铁钱模具)、折十大钱等,价格可达数千至数万元。例如南宋银质太平通宝拍卖价14,300元。

  2. 真伪鉴别要点
    需关注钱文风格(隶书/篆书)、星月纹饰、材质(青铜泛红/黄)及尺寸重量,避免与清代小刀会、安南日本仿铸品混淆。

💎 五、总结

太平通宝不仅是中国货币史的关键转折点——首创年号钱与对钱制度,更以精湛工艺、丰富版别和深厚文化内涵,成为收藏与研究宋代政治经济的重要实物载体。其“太平”祈愿穿越千年,仍映照古今对安定繁荣的恒久追求。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