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把头的大计划

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对朋友要做到言而有信,这是出来混必须遵守的规矩。

余师傅帮我们搞到了价值千万的招凉珠,那我们就得帮他搞到他想要的马王堆帛画!尽管要冒很大风险,而且此事要尽快干,越快越好,不能拖,把头也不想拖。

当年马王堆3号墓里,出土了巨量的帛书!可以说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种类!

除了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老子甲本卷后古书,战国纵横家书上下篇,刑德甲乙丙篇这些外,还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卜术,天文气象术,彗星图术,木人占术、筑城术,相马经术,法经大全篇,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杂疗秘方篇,附佚书全篇,胎产书篇,养生图等等等等,太多了。

甚至,还有最早的“房中秘书篇类”!那比我从老蛊那里看到的那本还要早上千年!余师傅要的“神阙点穴歌决”就在那批中。

之前讲了那桩文物失窃桉,是因为那次事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把头皱眉说:“本来我之前计划是买通库房保管员,没想到出了茬子啊,我通过中间人联络,价格都给他出到了八十万,但那个保管员真可谓油盐不进,所以我现在不得已要改变整个计划。”

“把头,我听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参照几十年前那个人的某些做法。”

“云峰你猜对了,但没完全说到点子上。”

“此事做就要做到悄无声息,做就要做到兵贵神速,让人抓不到把柄。”

把头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子,澹澹道:“博物馆内库在地下室,你看这张图。”

把头从抽屉里拿出张结构图,就是马王堆博物馆的,这种内部平面建筑结构图在网上可查不到,属于机密文件,我问把头怎么搞来的。

把头解释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在一月前买通了博物馆一个快退休的女讲解员,对方提供了这张图,现在我们有了这张内部图,很多地方看的一目了然。

那里文物库房在地下一层,没窗户,门是四层钢板合在一起的防爆门。

一般大博物馆都有两个保管员加一个主管人,每次进去必须要主管先批条,两个保管员两把钥匙同时转动才能进去,这三个人是连带责任,互相监督。

监控更不用说,如今早已不是几十年前了,各种探头,红外线报警装置,烟雾报警装置,震动报警装置全都有。可以说防震,防水,防火,防盗,想晚上熘进去开锁偷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博物馆库房文物保管员是有编制的黄金铁饭碗,干这个要政审三代,这两个保管员和一个主管我们不可能全部买通,但别忘了,我们吃饭的技能是什么。

“打洞”。

既然几十年前那个幕后主谋能做到,那在把头的计划下我们也能做到。

随后,把头当着我面儿在图上画了一条竖线,又画了条通往外部的横线,这条横线一直衍生到了街道对面。

把头小声说道:“西门对过,这里有家烟酒店,我之前通过中间人盘了下来,我们可以从这里挖横井进到负一楼库房,博物馆每晚七点半关门,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开门,开门后,两个保管员会进库房做例行检查,这中间间隔了大概十五个小时,所以我们必须在十五个小时内挖通横井,进去找到那张帛画,然后做出拓本,最后用土回填整段横井。”

我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不可能啊把头!一晚上时间根本不够!我们做不到!另外你说的做拓本是什么意思?!”

把头皱眉道:“库存文物都有编号,隔一段时间有人会清点,偷出原件风险太大,况且克拢他只是要帛画上记载的内容,所以打拓本出来给他就可以。”

我想着打拓本这下难度更大,那最少需要好几个小时来透墨!何况我们队伍中没人会这项技能啊!

“云峰,你的土活儿怎么样?”把头突然问我。

“我活儿当然没问题!不吹牛把头!一小时五米轻轻松松!”

在速度这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比较满意,我要是全力以赴,豆芽仔和鱼哥都没我快。

“呵呵,五米啊…”

把头摇头笑道:“你这个速度在我们北派来说肯定及格了,但离着顶尖高手还有一大段差距,老大老三以前的平均最快速度是七米。”

“把头,我肯定比不过大哥三哥,他们是专门的土工出身!我当年毕竟是散土出身!要是再过两三年!我肯定也能达到七米的速度!”

“这个我相信,但咱们现在可等不了两三年啊。”

把头指着图纸说:“四个半小时,打通这条横井,你能不能做到?”

我勐摇头:“把头,这不是没可能,这是完全没可能!我就是把两只手切了装上旋风铲也没这么快!”

把头笑道:“所以,这事儿单靠你们几个做不成,我花钱请了人过来,这人号称是我们整个北派最快的土工。”

“谁?”

“把头,不会…..不会是驻马店小地鼠吧?”

“就是他。”把头凝声道。

“走,现在哦了跟我出趟门。”

我跟着把头出门打车,去了另一家小旅馆,12点多到的,把头领着我直接上到三楼穿过走廊,伸手敲了两下307房门。

“哪个?”

屋内传来一个男的问话声,河南一带口音,声音有两分警惕。

“老弟,是我。”把头轻声道。

门打开,我见到了北派最快的男人。

这人看起来三十多岁,身高只有一米五多,肯定不到一米六,他身材壮实,留着八字胡,眼睛囧囧有神,关键他那双胳膊,极其强壮,其小臂上青筋暴起,臂围都快赶上我大腿一般粗了!

这人就是北派最快,行内有名的驻马店小地鼠,他的绝活是双手飞铲!他自己没团队,平常主要靠接一些大活儿赚钱维生,请他打一次盗洞平均花费在十万以上,别的不能保证,但他却能保证一点。

快。

出了名的快!

据行内可靠传言,有人曾开着挖掘机和他拼过速度,他就靠着一双手,硬生生的干赢了挖掘机!

除了驻马店小地鼠,屋里还有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头,我们进来后这老头起身和把头打了个招呼。

“把头,这位爷是?”我问。

把头介绍道:“云峰,这是胡爷,他是晚清拓片大家胡羲赞的曾孙,同时也是阳泉响拓的传承人。”

胡羲赞我没听说过,因为我不喜欢书法字画一类,看不懂,但“阳泉响拓”我可听说过,那是一项几近失传的绝活儿,号称最快拓法。

声一响,墨未干,拓已成。

最快的土工,最快的拓工,把这两个人请过来不单要靠江湖上的人脉关系,还得花不少钱,把头这次为了帮余师傅真是下了本。

这白发老者笑着拱手:“王把头过奖,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天,请问大概什么时候动手。”

驻马店小地鼠也笑道:“有意思!干惯了山间野墓,这是俺第一次干博物馆,不知道能不能成啊!”

我皱眉说:“那里毕竟不像山里的沙土地,那底下可能有地基路基。”

“唉!小兄弟此言差矣!”

驻马店小地鼠拍了拍我,大笑:“哈哈!是沙土也好!有地基也罢!我既然收钱来了,那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在地下三尺那块儿地界,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我的去路。”

注释:

胡羲赞(1831—1902),字淑襄,号石查(又作石槎),晚号烟视翁,河南光山县人,晚清重要的金石学家、古泉(钱币)收藏家及书画家。


📜 一、生平与仕途

  • 出身与科举:同治十二年(1872)中举,由候补知府累官至浙江海宁知州。

  • 交游圈:与晚清金石大家鲍康为至交,二人常切磋金石之学,鲍康称其“精神所结,必有创获”。


🔍 二、古泉与金石收藏成就

  1. 元代钱币专藏

    • 以集藏元代钱币著称,数量为当时诸家之冠。鲍康多次提及胡氏藏元泉“各品咸备”,尤以罕见品如“皇庆元宝”“定天之宝”等为珍。

    • 曾藏“大宋通宝当拾大钱”等名品,并获鲍康赞誉。

  2. 鉴藏争议与教训

    • 因误藏“齐九字刀”赝品而留遗憾。此刀原为刘燕庭旧藏,胡氏得后释读其文为“齐迟阳赋结信之宝化”,著文数千字考释,后证实为伪作。

  3. 泉文考释贡献

    • 撰《释泉纠误》(未刊稿),提出创新见解。例如:

      • 释“共屯赤金”之“屯”为“纯”省,意指“纯赤之金”;

      • 考“离石圆足布”地名,纠正旧释之误。


🎨 三、艺术与技艺

  1. 书画篆刻

    • 绘画:山水画学董其昌,风格清润淹雅,代表作如《秋江渔隐卷》(1896年作)。

    • 书法:擅行楷,曾临石鼓文,作品今见于拍卖市场(如《石鼓文对屏》)。

    • 篆刻:宗秦汉,精于刻印。

  2. 墨拓与仿铸绝技

    • 响拓法:以淡墨铺底、焦墨钩文,所拓钱币“与原拓无二”,鲍康叹为“绝技”。

    • 仿古泉技艺:用胶泥制范,熔锡铸泉,仿制“招纳信宝”银钱等,技艺精湛至可乱真,鲍康称为“文人游戏”。


📚 四、著述与文献传承

  • 拓本编纂

    • 为鲍康拓制《观古阁藏泉》五册,纸墨精良,被誉为超越《泉苑菁华》。

    • 个人藏泉拓本《安定胡氏所藏古泉》1996年现身中国嘉德拍卖,含45种珍泉。

  • 收藏古籍:汇集刘燕庭、戴熙等名家泉拓、手抄本,并补全阮元《积古斋款识》拓本。


⏳ 五、历史地位与影响

  • 泉界地位:与陈介祺、杨幼云并称晚清墨拓四大家,其藏泉考释推动元泉研究。

  • 学术争议:九字刀误鉴事件反映晚清泉界真伪鉴别之难,亦成藏史掌故。

  • 遗产传承:拓本与考释手稿为后世提供重要研究素材,尤以元代供养钱、刀布圜钱拓本为珍。


💎 小结

胡羲赞集官员、学者、艺术家于一身,其金石收藏以元泉为冠,墨拓与仿铸技艺独步当时,虽因九字刀误鉴留憾,然考释之创见与拓本之精良,仍奠定其在晚清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