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狸猫换太子的计划

1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大个子!你抓疼我了!我都说了对不起了!我不知道那鸭子是你养的宠物!”

这女小偷眼中似有泪光,不知道是被鱼哥吓的还是疼的。

鱼哥手不松开,认真道:“你错了,鸭子不是宠物,它是我们一员,也是我鱼文斌的好朋友,它不会说话,所以我得替它出这个头”

话应刚落,鱼哥手腕便开始发力。

“救命啊!疼!”

我脸色一变,赶忙上前拽住鱼哥。

“鱼哥!她是西安神偷门的人!和咱们同门不同派,我估计咱们把头就算没和她师傅深交那也是个脸熟。”

“那又怎样?”

鱼哥手依然不肯松,仿佛下一秒就要废掉这女小偷。   我深呼吸道:“吃她们这碗饭的人,手一但断了就等于是个废人了,当初在鬼崽岭阿春捅了小萱背叛了我们,田三久要杀她,鱼哥你想想当时把头是怎么

做的?”

鱼哥眉头紧锁。   我道:“把头当初是在言传身教的告诉我们,就因为把头从田三久手里保下阿春,你看后来折师傅帮了我们多大的忙?所以鱼哥,咱们行走江湖,做事

儿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该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鱼哥沉默了半分钟,慢慢松开了手,我赶忙递眼色。

这个自称叫香蕉的女小偷深深看了我一眼,她仿佛想记下我的模样,随后捂着肩膀快步跑走了。

类似这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事儿我干了不少,以至于时过多年,我辉煌不再,可还有不少人愿意拉我一把。

人性本恶,但也有好的方面,用佛家的话总结说就是“当年种善因,今日得善果。”

赶到旅馆,人都在,看着碎成大小块儿拼在一起的眉心骨,我脸都要绿了。

方腊当年是摩尼教教主,起义军首领,怎么说也算一代枭雄,到了八百年后的今天可能就剩这点骨头了,还让我给霍霍碎了。

小萱出主意道:“实在不行咱们拿502粘一下,反正对方又没见过实物。”

我摇头:“西瓜头虽然没见过实物,但他肯定知道瓶子里装的是什么,502痕迹明显,不好糊弄。”

豆芽仔打了个哈欠,说道:“502不行啊,不如哥两好。”

鱼哥摇头道:“碎了就是碎了,破镜不能重圆,用胶水粘的在好也会被看出来,这种情况估计就算廖伯来了也没用。”

这时把头开口了。

“现今两个办法解决,用鱼鳔胶加人骨粉做修复,修好后只要不是用放大镜仔细看应该问题不大,再就是来一招狸猫换太子了。”

把头看了我一眼,不用细讲,我立即秒懂。

早上等到7点钟,我第一时间打给了西瓜头,我找了个理由把交货时间推迟到了明天晚上。

电话中西瓜头语气很不高兴,他警告我不要玩什么小把戏。

我是谁?我什么身份?

我怎么会玩小把戏,我只会玩大把戏。

…..

上午9点半,马大超整个人无精打采的过来找我了,我发现他黑眼圈有点严重。

我丢过去包让他拿着,他打开看了眼立即来了精神,包里有三十多万现金。

“老大,这….这些都是给我的?”

“你想的美,我让你帮我拿着,陪我去一趟二百大找点东西。”   二百大就是当时杭州最大的古玩市场,行里说北方潘家园,南方二百大,这个地方的前身就是杭州第二百货大楼,九几年那时候主要卖邮

币卡,两千年初市场搞的改革很成功,从单一的邮币卡市场变成了全品类古董市场,市场内摊位店铺过千个。

“老大,我当你有啥好事儿叫我呢,原来是让我给你当跑腿啊。”

“跑腿怎么了?我让你出来锻炼锻炼身体!你看看你现在这个肾虚样!哪有一点男人的样子。”

“我靠!老大你竟然说我肾虚?”

“你哪点看出来我肾虚了!大关小关都让我整的服服帖帖的!”

我忍不住道:“大关小关只是普通人!你是没碰见过厉害的女的,就你这样的小排骨,在她们面前挺不过三分钟。”

“靠!我不信!再猛的女人我马大超都能对付得了!”他一脸自信道。

我摇头,心想这小子是在淳安这小地方呆久了有点坐井观天了。

别的就说,就说宋医生,周口素女和她徒弟阿圆,赛西施,咸水嫂这几个人。

采阳补阴,素女经,绍兴八绝功,凤凰归巢。

这几样绝技随便使出一招,估计就能让这马大超小子抽筋了。

我有时也忍不住瞎想,要是哪天把这几个女人聚在一起,那天底下有哪个英雄能撑过一炷香的时间。

放眼江湖,就算是江西五百钱余克拢估计赢面也不大,思来想去,可能只有我能与之一战了。

到了市场时临近中午饭点儿,非常热闹,摆摊的卖家和来淘宝捡漏的买家络绎不绝。   我对这里不熟,马大超也不太熟,所以只能一家家找着看,我要找宋元明时期的嘎巴拉骨,结果没转多久远远看到一个熟人,我想转身

躲开,结果还是被对方看见了。

不管在哪里,赛西施都是走路自带风,能吸引大部分男人的目光。

马大超胸前挎着我的包,他嘴里叼着半根烟,看着眼前风情万种的的赛西施口水都流出来了。

“呦,快瞧瞧这是谁,好像是一个小太监啊。”

“呵呵,你不用嘲讽我,好男不跟女斗,我不会生气。”

赛西施笑面如花,掩嘴道:“那是,宫里的太监都没什么脾气,比女人还女人,温柔似水嘛。”

我笑道:“没想到你这种人也会来逛地摊啊。”

“本姑娘怎么就不能逛地摊了?我奶奶后天过大寿,我打算来这里淘个带有寿桃或者如意题材的老物件送给她老人家。”

我惊讶问:“你奶奶不是在水里?”

“你怎么说话的!”

“你奶奶才在水里!气死我了!在水里的那是我太奶奶!”

“唉?对了,小太监,我听大老板说你是这方面专家,道上外号还叫什么神眼的,你帮我鉴定一下行不行?我怕被人骗了买到假货。”

我笑道:“我不行,我哪里会鉴宝,他会。”我指向马大超。

马大超愣了一秒,马上挺直腰板:“没错!我会!我能帮忙!不瞒姑娘你说,我这双眼睛人送外号雾里看花!”

“哦,是吗?”

“这么说来你这比小太监还厉害,正好我这里有一件刚买的玉佩,你帮我鉴定一下是什么朝代的,我看老板骗没骗我。”

说着话赛西施从包包里掏出一块白玉佩,递给了马大超。

马大超左瞅右瞅,大手一挥说道:“这个百分百假货!你上当了!”

赛西施立即疑惑说:“这可是熟人介绍我来买的,花了两万多呢。”   马大超滔滔不绝道:“那就是你朋友想吃回扣!联合老板骗你的钱!美女你看这雕工!这玉佩雕了个什么题材?这是一个人在钓鱼钓上

来一只蛤蟆啊,肯定是造假的手艺不行,鱼没雕刻好结果雕成了蛤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讲:“行了,你别他娘的乱讲了,这玉佩是和田玉,是新的,题材是常见的刘海戏金蟾。”

赛西施愣道:“那我不是买到假货了吗?不行!我得找他退去!”

“你退什么?虽然是新的,但这玉佩本身是正儿八经的和田玉子料,人两万块卖给你算是朋友价了。”   想把赛西施打发走,我拍了拍她肩膀,指着远处说:“四十米开外的那个摊子,看到了没?那里角落有一件铜如意,是宋代的,你赶紧

去买吧,完全符合你要求。”

注释:

嘎巴拉(藏文:ཀ་པཱ་ལ,梵文:Kapāla),又称“嘎布拉”,是藏传佛教密宗特有的法器,由人骨(主要为头盖骨、眉骨、指骨等)制成,具有深厚的宗教象征意义。其核心内涵围绕“无常观”和“舍身供养”展开,体现了密宗修行者对生死本质的超越追求。


⚱️ 一、定义与起源

  1. 词源与本质
    “嘎巴拉”在梵语中意为“头盖骨”,最初特指高僧头骨制作的碗状法器(颅器)。后延伸至眉骨、指骨制成的念珠。其起源与古印度大成就者“嘎巴拉”的传说相关:他在家人离世后,依上师教导用亲人遗骨修行,终证悟佛法,成为84大成就者之一。

  2. 宗教基础
    密宗(真言宗)认为人骨象征“无常”,通过直面死亡破除对肉身的执着。嘎巴拉需源自生前发愿捐献遗体的修行者,多为高僧或瑜伽士,体现“无我利他”的菩提心。


🦴 二、材质与分类

  1. 严格选材标准

    • 嘎巴拉碗(托巴):仅用高僧头盖骨制成,配以金银、宝石镶嵌(如承德外八庙藏清代银鎏金碗)。

    • 嘎巴拉念珠:仅限眉骨(眉心骨)或指骨制成。眉骨念珠需十余名高僧遗骨,因单人眉骨量少且坚硬,制作耗时数十年;指骨念珠则需一人的十指骨。

    • 其他部位(如腿骨):只能称“人骨珠”,非正统嘎巴拉。

  2. 殊胜部位的意义

    • 眉骨:象征“阅佛经明世情”的智慧之眼。

    • 指骨:代表“捻珠持咒”的修行实践。


⚒️ 三、制作工艺与时间

  1. 神圣性与耗时性

    • 制作需严格遵循密宗仪轨,由专职僧人手工打磨抛光,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

    • 凑齐多位高僧遗骨需漫长等待,一串眉骨念珠可能历时50–100年完成,故称“百年之作”。

  2. 器物形制

    • 嘎巴拉碗:由头盖骨碗体、金属盖(常饰金刚杵、八吉祥纹)、三角形底座(表“三昧耶”)组成,用于盛放甘露或酒,灌顶仪式中象征“断我执”。

    • 念珠:108颗,对应佛教“百八烦恼”,需经多代僧人持诵加持。


☸️ 四、宗教与文化意义

  1. 核心象征

    • 无常与空性:人骨提醒修行者生命短暂,需精进解脱。

    • 慈悲布施:高僧舍身供养,助他人积累资粮。

  2. 功能场景

    • 灌顶仪式:以碗中酒水涤除弟子业障。

    • 护法神供奉:空行母等本尊手持颅器盛血,表降伏烦恼。

  3. 现代流变
    部分信众赋予其保平安、招财的世俗寓意,但传统上仅限密宗禅房或护法殿使用,寺院大殿不陈设。


⚠️ 五、市场与鉴别争议

  1. 真伪问题

    • 真品稀缺性:老嘎巴拉多为寺庙传承,市面罕见。清代以前文物如承德外八庙碗属国家级珍品。

    • 常见造假手段

      • 违法获取新尸骨(异味浓、无自然包浆)。

      • 动物骨仿制(牛羊骨无“蝌蚪纹”血管痕迹)。

  2. 信仰警示
    密宗强调嘎巴拉需配合持法修行,来历不明者可能含“阴气”,反招障碍。


⚖️ 六、文化争议与伦理视角

  1. 外部误解
    常被误读为“残忍”,实则基于自愿供养与轮回观,与献祭无关。

  2. 内部规范
    现代天葬扩大化导致“无主嘎巴拉”流入市场,背离宗教初衷,遭正统僧众抵制。


💎 总结

嘎巴拉是藏密将死亡转化为修行助缘的终极表达,其价值不在骨器本身,而在承载的证悟精神。对普通民众而言,未经传承持法而追求实物,既无必要亦存风险。真正理解其“破除执念”的本意,或比拥有器物更贴近佛法真谛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