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淳安香尸 北派盗墓笔记最新章节!

1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卧槽….这….没烂!”

“鱼哥你快看,这长头发!还真是个女的!”

我们三个趴在棺材边举着手电,第一眼确实被吓着了。

这女尸脸上盖有棉被,只有手和头发暴露在外面,头发非常长,几乎垂腰,她手背皮肤呈灰黑色,五指呈鸡爪状,看被子下的身体轮廓,肯定有骨有肉,墓室内香味的源头就是这女尸本身。

这完全出乎我意料,我以为打开棺材会是烂骨头。

豆芽仔用手按了下女尸手背,令人惊讶的是,她皮肤仍有弹性!并且其皮肤表面有层油汪汪的“油脂类”东西。

鱼哥小声问我:“云峰,你看这女的是不化骨还是湿尸?”

“都不是,这明显是干尸啊鱼哥,而且不是普通干尸。”

这怎么可能….

千岛湖四季湿润,常年降雨量充足,又不是干燥的大西北沙漠一带,怎么会出现干尸?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完全违反了常识。

豆芽仔咬住手电,他慢慢拿开了被子,我们这才看清女尸全貌。

这女尸嘴巴闭合,眼睛就是两个窟窿,有皮有肉,但是内部眼球早没了,两颊因脱水收缩的厉害,长长的眼睫毛清晰可见,小鼻子,小眼,整张脸呈现出油黑色,豆芽仔一口哈气哈到女尸脸上,甚至感觉她眼睫毛动了下。

女尸呈仰躺状,双手平放于腰部两侧,双腿微张,腿细的像竹竿,全身上下又油又黑,就很像四川人挂在房梁上的那种风干了还在滴油的老腊肉。

普通干尸我见过一些,那种干巴巴的哪里会像她这样出油。

我形容的不恐怖,其实真实样子很恐怖,豆芽仔盯着女尸脸皱眉说:“姑娘你怎么长成这个鬼样子了,还浑身冒油,怪吓人的,我们只求财,尽量不碰你,你莫怪罪。”

鱼哥扭头问我:“云峰,我以前好像听把头讲过有一种古尸叫鞣尸,你说这具会不会就是鞣尸?”

“鱼哥,这肯定不是,鞣尸也叫软皮尸,体重很轻,身上连骨头都是软的,那种东西只会出现在沼泽里,在山里不可能看到。”

鱼哥说的软皮尸样子更吓人,荆州博物馆里就有具名字叫“遂先生”的软皮尸,花钱买张门票就能看到,不过那具尸体的样子做过了大处理,其身体内部用大量硅胶物做了填充,要是保持原来样子,成年人看了可能都会做噩梦。

“峰子那你说这到底是什么尸?”

我想了想,摇头:“不知道,可能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形成的新型干尸。”

“新型干尸?值钱不?听人说外国的那种木乃伊就很贵,很多有钱人都买去收藏了。”豆芽仔问我。

“你管它值不值钱,难道你还想背出去?别给我找事儿,这东西除了考古队要有用,对其他人都没用。”

“帮我照着,我拍两张。”

我对着女尸脸拍了两张照,想着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把头这算什么尸,照片我至今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处细节。

女尸头发眼睫毛都在,但口中没牙,一颗牙都没有,此外她也没有手指甲和脚趾甲,似乎在当年被人为去除了。

“行了,帮我拿着。”

将手机递给豆芽仔,我用手指沾了些女尸体表的油脂物好奇观望。

闻了闻,香味儿中还夹杂有一股怪味儿,我快速舔了一下。

“峰子你也不怕中尸毒,是什么味道?”

“哪儿他妈的有那么多尸毒!”

我又尝了尝,皱眉说:“有中药的味道,好像还有股硫磺的味道。”

“峰子,我看这好像没多少陪葬品啊。”

“你知道个毛,这底下肯定有。”

我们挪开被子,合力将女尸扶起来,结果如我所料,底下瞬间暴露出大量且品种丰富的陪葬品!

光各类玉器就几十件,品种包括了玉环!玉蝉!玉鸟!玉琮!玉腰扣!玉手镯!玉项链等等!还有银梳子!金簪!金带钩!铜镜!粉妆盒!还有一大串用线串在一起的贝壳,贝壳表面鎏了银,贝壳和贝壳之间的隔珠五颜六色,用了有碧玺,玛瑙,青金石,绿松石,这东西我第一次上手实物,这叫“银贝珠襦”,在宋代是有皇室关系的女子才能拥有的。

我呼吸变的急促,这就是宋墓的魅力,面积小,但能出奇迹,好东西太多!一时间不知道该先拿哪件,豆芽仔眼都红了,这女尸浑身上下都是谜团,我特意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淳安香尸”。

我们越往下拿,出现的惊喜越多,甚至还找到一个完完整整的“鹦鹉杯”,豆芽仔不停喊:“发了!发了!这次发财了啊!”

从那半件玉佩上我推断墓主身份不低,但没想到会高到这种档次,这他娘的是不是宋代晚期的哪个公主,要不就是哪个妃子。

她到底会是谁?

我脑海中回想起了北宋晚期那段历史,当时方腊造反在前,没几年就发生了靖康之耻,那时上到皇后皇妃,下到公主宗女,几万人全被金人带到金国了,宋史传上记载只有一个什么妃因为住在城外才辛免于难,难道就是这具女尸?

我感觉可能另有蹊跷。

豆芽仔和鱼哥忙着收刮陪葬品,我举着手电在墓室内看了起来。

我仔细看了墙上那些壁画,看了那些砖雕,全看了个遍,没发现任何记载有女尸身份信息的图案文字,也没发现有墓志铭。

过去女的一般没有随身印,如果连墓志铭也没有,想确认其真实身份将非常的难。

她为什么会葬在淳安?她是怎么变成这种油尸的?这个墓的外置离方腊洞不远,她和同一时期的方腊有没有关系?

我想不通,目前这些都是一个个谜团。

豆芽仔装了满满一袋子陪葬品,他冲我大声道:“这次发大财了峰子!赶紧走!”

“你两先把东西送上去,我再检查一遍有没有落东西,马上。”

“那你快点!待会儿天都要亮了!”

他两出去后,我看向棺内说道:“这么好看的头发,想必姑娘你当年也是位风华绝代的人物,我是个盗墓贼,拿你东西没办法,俗话说钱财是生外之物,这样总比让那些考古队的发现你要好。”

我接着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很特殊?要是让那些考古队的先发现,你就惨了,到时,他们肯定会把你光着身子放玻璃柜里,让无数现代人当猴儿一样去看。”

“我就不一样,我不会把你在这里的秘密告诉其他人的,你就当我没来过,安心睡吧。”

抓着绳子准备上去前,我回头看了一眼,又补充了一句道:“拜拜了您。”

注释:

鞣尸(又称“泥炭鞣尸”)是一种特殊的尸体保存现象,指尸体在酸性沼泽或泥炭环境中因化学作用长期不腐,并呈现皮革化特征的自然遗存。

⚗️ 一、形成机制

  1. 酸性环境作用
    尸体埋于富含腐植酸、单宁酸(鞣酸)的泥炭沼泽或酸性土壤中。这些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繁殖,阻断腐败过程,同时使皮肤发生“鞣化”,类似皮革处理原理。

  2. 生物化学变化

    • 脱钙与软化:酸性物质溶解骨骼和牙齿中的钙质,使其软化如软骨,可弯曲甚至切割。

    • 蛋白质溶解:肌肉和内脏的蛋白质逐渐被溶去,导致尸体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 二、特征表现

  • 外观:皮肤呈暗褐色或紫黑色,质地致密如鞣制皮革,带有微弱光泽。

  • 形体变化:尸体显著收缩(可达原体积一半),骨骼柔软易曲,内脏萎缩。

  • 保存时限:可存留数百年至数千年,如北欧发现的2000多年前鞣尸。

⚖️ 三、法医学与考古学意义

  1. 暴力痕迹保存
    生前损伤(如绞痕、刀伤)因腐败中止而被长期保留,为死因鉴定提供关键证据。例如:

    • 北欧“伊蒂女郎”(约2000年前):颈部绳索痕迹清晰,证实为献祭绞杀。

    • 丹麦“托兰德人”:骨骼软化但绞索痕迹完整。

  2. 历史研究价值
    全球迄今发现约2000具泥炭鞣尸,多集中于北欧,揭示了铁器时代活人献祭等社会习俗。

🌍 四、主要发现案例

地区 代表案例 年代/特点 意义
北欧 伊蒂女郎(荷兰) 16岁女性,颈部绞痕清晰 证明活人献祭习俗
中国 上海浦东东昌路明代古尸 棺内棕色液体形成酸性环境 罕见棺内鞣尸实例
湖南沅陵 元代夫妻合葬墓(丈夫尸体) 棺内液体促成鞣化 亚洲地区重要发现
丹麦 托兰德人 裸体戴牧羊帽,颈部皮带痕 暴力死亡证据

⚠️ 五、与其他保存方式的区别

鞣尸不同于干燥形成的木乃伊或冷冻形成的冻尸:

  • 独特性:依赖酸性腐殖质而非脱水或低温,皮肤呈现独特鞣革样光泽。

  • 抗潮性:因蛋白质溶解和鞣化,比普通干尸更耐潮湿环境。

💎 结语

鞣尸是自然与化学共同作用的奇迹,其形成条件苛刻(酸性泥沼、低温厌氧),故全球发现较少。它不仅为古代丧葬文化、暴力行为研究提供实证,更展现了环境对生物遗存的深刻塑造力。目前中国仅数例(如上海明代鞣尸),而北欧因泥炭沼泽广布成为研究重心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