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出货分钱

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很快需要的东西全买回来了,把头对这些丝织品的处理方法为为五步,我又偷学了一招。

第一步,清水冲洗,注意水流要调小。

第二步,将丝织品放在塑料板上用镊子夹着慢慢展开,随后在湿水情况下,用棉球沾高度酒精,小心擦试那些氧化发黑生了霉斑的地方。

第三步,在上一遍清水冲洗,后用吹风机一寸寸慢慢吹干。(其实最好的做法是放着自然阴干,因为我们赶时间,所以用了吹风机。)

第四步,用保鲜膜整个封上,然后在保鲜膜上刷层豆油,再拿一块儿塑料板过来,两块儿板子合起来,将丝织物夹在中间,用绳子捆好,立着放一夜,控水分。

第五步,等白天太阳出来,抬着板子拿出去晒,最多晒十分钟要马上拿回来,放于阴凉处等待一小时,然后再拿出去晒十分钟,如此反复。

解开绑着板子的绳子,看豆油干了没,如果豆油全干了,那就好了,如果豆油没干,继续上一个步骤。

这天天气不错,在把头按部就班的指挥下我们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将这些丝织品衣物处理好了。

南宋丝织品,基本完整,没漏没烂,只是少数地方还存在一些难以去除的霉斑,我敢说这东西在很多博物馆里都看不到。

至于价值…这要看买方是谁了,我们要十万一件也是它,要一百万一件也是它,不像玉器青铜器,这东西没有相对应的可参考价。

墓主人叫“秦光喜”,应该是北宋生人,卒于南宋年间,我查了一些资料还真有了发现。

这人,很可能就是那时候在睦州任职的一个轻车都尉,他死后葬在了淳安,因为本地有不少姓秦的,我估计他的后代还在,如果本地谁家族谱上刚好就有这个人名,那千万别找我,我也是没办法,都为了生活。

他这个官儿,大概是个四五品的官儿,相当于现代的的副团级或者营级长官,也算是有权有势。

随后,仅仅过了一天,傍晚时分突然有个人开着越野车来了我们这里,这人年纪目测六旬上下,我不认识对方,是把头找来的这人。

一见面,对方马上跟把头握了握手笑道:“哈哈,咱们快十年没见了,王把头,你如今看起来老了不少啊。”

把头笑道:“你也老了,你看,你都有白头发了。”

“这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云峰,这是你的前辈。”

我….我心想原来是北派的人?我根本不认识这人。

“晚辈项云峰见过前辈,敢问前辈名号?”

“小伙子,你不知道我?”

我摇头。

他笑道:“也是,你才多大,我都金盆洗手有二十年了,至于名号嘛,不提也罢,我现在加入了中收协,平常就是一个倒卖点儿东西的贩子而已。”

“什么?”

我瞬间脸色大变,立即紧张的看向把头。

他妈的,怎么这人是中收协的?那他妈不完犊子了!

不曾想把头却笑着道:“没事云峰,不用担心,都是老朋友,我也是因为最近咱们碰上了麻烦事儿,着急出货才联系的他。”

“行了王把头,多的话你也别再说了,咱们还是看看货,我现在可是靠这个维持生活的,你大老远把我叫过来,可要多让点儿利。”

“那是一定。”

领着人进到西屋,打开灯,看到满满一地的各种文物陪葬品,这人惊叹道:“乖乖,好家伙,散货!你们这是搞了多少锅啊?”

把头道:“老友,散锅当然出的是散货,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

当看到那些昨天我们刚收拾出来的南宋丝织品,他眼神一亮说道:“好!这类物件倒是少见的很!”

“呵呵,前辈,这算什么?还有更少见的呢。”

我跑去拿来我一直收着的鹦鹉杯,对方上手看了后啧啧称奇!说这东西也少见,这个更好!

因为这次等于是同行串货,虽然对方自称早就金盆洗手了,但那也是前辈,所以我不敢在发挥自己漫天要价的本事。

之后,这些货已低于市场价四成的价格出手了,对方在倒一手,我估计利润肯定相当可观,我虽然肉疼但也没好说什么,毕竟要懂得让利给别人,这些东西放着不安全,占地方,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早卖早过年。

这次并非现金交易,钱会直接转到把头卡上,之后对方又打电话叫来一辆丰田越野,我们几个忙活到后半夜才帮忙装完车。

事后我不止一次问把头,这人叫什么,但把头总是说你不用详细打听,这只一次单纯交易,把头不想告诉我。

直到很久之后,我偶然在电视上的一个鉴宝节目中看到了这人,那没错,分明就是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以前分钱的时候总是我们几个最开心的时候,现在也就那样了,这行来钱太快,久而久之人,就会有一种麻木感,比方今天我赔了一百万感觉也没啥事儿,因为我知道明天自己就能赚两百万回来。

处理完手头上所有文物,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就没啥大用了,只用来存放一些我们的潜水设备,就算被帽子发现了也没啥事儿,我爱好潜水你总管不着吧?

这两天,天气逐渐转暖,水不那么凉了,接下来我们的目标主要就是两个,一是水下古狮城,二是试着去寻找当年方腊埋在淳安境内的那批宝藏。

江口沉银的例子就活生生摆在那里,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对此信心十足,我坚信只要下功夫,总会有收获。

在此之外,我非常清楚,暗中也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危机,这个只能往后走一步看一步。

….

这天一早,我提着篮子正跟着小萱在菜市场买菜,突然接到了夏水水的电话。

“项云峰!你干嘛呢?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看了眼一眼前方正在挑西葫芦的小萱,快步走到一旁笑着说:“什么日子?难道是咱们的什么纪念日?”

“去你的吧,谁跟你有纪念日?你赶紧来我家,今天我爷爷就要下葬了。”

注释:

轻车都尉是中国古代官职与爵位称号,历经多个朝代演变,尤其在清代成为重要的世袭爵位。


📜 一、起源与历史沿革

  1. 汉代至南北朝

    • 汉武帝始置“轻车将军”,为军事职务,掌帅轻车作战。

    • 魏晋改称“轻车都尉”,职能延续。

  2. 唐代定型为勋官

    •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式定为勋官,属“勋官十二转”第七转,从四品,称“轻车都尉”;第八转“上轻车都尉”为正四品

    • 例:唐代正四品下阶官员如尚书右丞、诸司侍郎等,与上轻车都尉同级。

  3. 宋元明演变

    • 宋代:沿唐制,但政和三年(1113年)后仅授武臣及蕃官。

    • 元代:升为从三品,仅用于封赠。

    • 明代:武勋官第六阶,从三品;文官改称“资治少尹”。


🏛️ 二、清代制度特点

乾隆元年(1736年)定轻车都尉为世爵,分三等九级,属九等世爵中的第六等:

等级 品级 世袭方式
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 正三品 世袭递降(子嗣承袭降一等)
一等轻车都尉 正三品
二等轻车都尉 从三品
三等轻车都尉 从三品

职能与地位

  • 虚衔爵位:无实职,仅为荣誉身份,表彰功臣、外戚或先贤后裔(如孔孟子孙)。

  • 对应实职参考

    • 文职:都察院副都御史(正三品)、按察使(正三品)。

    • 武职:参将(正三品)、一等侍卫(正三品)。


👤 三、著名人物

  1. 和珅家族

    • 其祖先因清初战功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和珅出生即注定承袭此爵(正三品)。

    • 其父钮祜禄·常保由三等轻车都尉累迁至福建副都统(正二品实职)。

  2. 其他代表人物

    • 洪承畴:死后追封轻车都尉。

    • 于敏中:乾隆朝文华殿大学士,获封一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 四、历史地位与职能变化

  • 早期(汉至唐初):实权武职,统领轻车部队作战。

  • 中后期(唐至清):逐渐虚衔化,成为勋阶或世爵,标志身份等级。

  • 废除: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军衔制,“都尉”名称短暂沿用,后废止。


💎 总结

轻车都尉从汉代军事实职演变为清代正三品世袭爵位,核心价值在于表彰功勋与贵族身份,而非行政实权。其品级与分等制度(尤其清代)反映了古代职官体系的精细化,也是理解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样本。代表性人物如和珅,更凸显这一爵位在家族政治资本积累中的作用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