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装神弄鬼套真相

2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许多人人表面上说自己是唯物主义,实际上心里却很信民间风水这类东西,越有钱有势的人就越如此,夏水水老爸他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当查叔提出这个主意时,夏水水老爸脸色变了,他皱眉道:“查大师,我是想澄清误会不假,但为了这种事儿打扰我们家老爷子安息,是不是不太好?”

查叔面无表情:“我看没什么不好,你要是想反悔自然也可以。”

夏水水老爸皱眉:“如果我现在反悔,你们肯定认为我心中有鬼,我意思是能不能换种别的方式?或者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给我几天时间,我动用自己在本地的关系,去帮你们查清楚这件事儿。”

查叔摇头:“不用那么麻烦,活人开口可能说假话,但死人开口说的一定是真话。”

夏水水在旁急的一跺脚道:“爸!我相信你没做过那些事儿!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那行,既然水水都这么说了,那查大师,就照你说的做吧。”

我有些吃惊,没想到他真敢答应。

查叔颔首道:“既如此,那我就把夏老爷子请上来问个明白,这叫过阴上身,在仪式开始前我还需要你们帮我准备几样东西。”

“查大师只管吩咐。”

“我要一对儿白蜡烛,一双红漆筷,一碗盛满的倒头饭,再找半尺不透光的黑布料。”

“没问题。这些东西家里有现成的,查大师你稍等。”

“水水,你陪我去拿。”

看人走了,眼下又四下无人,我在也忍不住了,立即问道:

“查叔,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你之前没给我说用这招儿啊,难道你真能把夏老太爷的魂儿从阴曹地府叫上来?”

查叔比了个禁声手势,小声道:“小点儿声,我怕隔墙有耳….把死人喊上来属于走阴人或者观落阴的本事,我只是个算命先生,虽然冒着折寿风险也能做到,但那要看具体日子和时辰,还要提前做一系列准备,而且不能保证成功率,夏老太爷已经过世有一两个月了,他的三魂七魄说不定早就过了奈何桥了。”

“哦……我明白了,你说我要怎么做?”

“你这样,待会儿…..”

十分钟后,后院儿。

夏水水和她爸帮忙把东西准备全了,此刻 蜡烛立在磨盘上烧着,查叔手拿冥币一张张烧,因为角度原因,从我这里看查叔的侧脸几乎是一片阴影。

查叔看向夏水水老爸。指着我说:“你们父女和老爷子之间有直系血缘关系,所以你们不能下去,我也不合适,小项这人年轻阳气旺,估计事后恢复的也快,我看就让他下去吧。”

“可以,一切就照查大师说的办。”夏水水老爸态度是毕恭毕顺。

查叔嗯了一声说:“如果背地里想害我们命的不是夏家,如果家主你真是清白的,那我事后自会向你赔礼请罪。”

夏水水老爸连忙摆手:“查大师话严重了,我只想代表夏家尽快澄清误会。”

查叔没再和他说话,而是转身又从兜里拿了摞冥币。

他边烧边神色认真的念道:“白碗倒米插红签,点灯长明照阴缘,烧纸成灰伴香烟,一路引至幽冥间。”

“善男项云峰,跪下。”

我立即照做,噗通一声双膝跪地。

查叔举着白蜡烛站在我身前道:“身穿素衣披孝袍,死者生辰要记劳,此去黄泉路一条,阴阳只差半分毫,”

“含。”

我立即张嘴。

查叔将一枚铜钱塞到了我口中,随即又将那块儿黑布盖在我头上。

查叔摇了下随身携带的铃铛,只听当啷一声!铃铛声十分清脆,就又听他中气十足,大声道:

“一枚铜钱口中含!麻绳穿铃脚下缠!平躺木板静安眠!香尽铃响速速还!善男谨记!不管看到什么!一会儿听到铃铛声马上向北跑!”

“走!”

查叔轻轻在我脑门上拍了一下,我立即耷拉下了脑袋。

紧接着,我便直接躺在了地上,双眼翻白,嘴角淌口水。

“项云峰!你这是怎么了!”

夏水水眼露担忧,立即跑过来看我。

查叔拦住了他,开口说:“不用担心,这是走阴的正常现象,现在就算你叫他他也听不到,他已经下去找你爷爷了。”

眼角余光看到夏水水脸上十分担心我的样子,我心想:“看来你确实没参与害我和查叔的事儿,是我错怪你了……但你爹可保不齐,妹妹,哥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演技。”

想到这里,我躺在地上马上开始浑身抽筋,两条腿就像海豹拍水一样,抖个不停。

“查大师!你看他!”夏水水眼露惊恐道。

查叔望着我抖个不停的样子,皱眉说:“这比我想象中反应还大啊,小子你要坚持住。”

就这样不间断抖了几分钟,我便装做渐渐睡过去了的样子,因为实在抖不动了,太耗费体力。

我心中掐着时间,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

幸运的是,老天爷似乎也站在了我们这边儿,突然间,院子里毫无预兆的刮来了一阵阴风…..那些纸钱烧完留下的灰烬四散飞舞,本来点着的两根白蜡烛,也噗的一瞬间全灭了。

夏水水老爸上前两步,激动道:“爹!是你吗爹!是不是你回来了爹!”

知晓时机已到,我立即像“僵尸起身”一样,直挺挺的站了起来,这招儿就是纯靠腰腹力和双腿力量。

此刻,不光夏水水和她爸被吓到了,连查叔似乎也被我这招儿给吓到了。

“你….你是?”

我声音沙哑,翻着白眼笑道 “我是你爹啊…..怎么,不认得我了?”

我刚好以前跟阿春学过几招简单的口技,其中包括老人音,所以我此刻故意学夏老爷子的声音,还是有那么几分像的。

夏水水老爸噗通一声跪在了我面前。

他不敢抬头,声音颤抖道:“爹!儿子不肖!儿子打扰您老人家安息了!”

我学着夏老爷子的说话语气,开口道:“我时间有限,今天上来就是要告诉你,你是一家之主,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事,要不然,我不放心把夏家交给你。”

“你之前做了什么,要老老实实,一五十一的跟查大师都交待清楚。”

“我…..!”

夏水水老爸声音颤抖说:“爹!我有个请求!”

“可,你说吧。”

他脸色发白,抬头看着我道:“爹我想听听你再喊一次我的小名儿。”

我一愣,立即心想:“这……完犊子了啊!我他妈的怎么会知道你小名儿叫什么!你是叫石头?狗蛋儿?屎蛋儿?或者叫铁蛋儿?”

“怎么了爹…..难道你连我的小名儿叫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一听这话,我紧张到用力吞了口唾沫,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对策。

注释:

“过阴上身”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与灵界沟通的两类神秘现象,涉及灵魂跨界、附体等超自然体验。


🔮 一、过阴:生者进入阴间的仪式

  1. 定义与核心特征

    • 过阴(又称“下阴”“走阴”):指生者通过特定仪式让灵魂进入阴间,用于查问生死、治病驱邪或沟通亡灵。

    • 关键禁忌

      • 仪式中鞋子需一正一反摆放,全正则苏醒,全反则死亡。

      • 需在“一炷香燃尽前”返回阳间,否则可能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 能力限制:过阴者若离开出生地则能力失效,逐渐成为常人。

  2. 仪式流程

    • 道教“观落阴”

      • 参与者脱鞋袜坐高椅,脚悬空,戴红布符咒眼罩;

      • 法师烧纸“照亮阴间路”,诵念秘咒,成功时参与者脚部晃动(象征阴间行走)。

    • 少数民族应用

      • 苗族:鬼师过阴治病,在阴间辨识致病鬼魅,通师打卦配合。

      • 侗族:结合道教咒语,如“画水咒”驱鬼,强调“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3. 文化记载与传说

    • 明清文献如《金瓶梅词话》、李渔《凰求凤》均提及“生人替阴司勾魂”。

    • 北宋包拯被传常“过阴取证断案”。


👻 二、上身:亡灵附体的现象(鬼上身)

  1. 典型表现

    • 被附体者性情突变,声调、记忆均模仿死者,常伴随超常力量(如墙上行走、数人难制)。

    • 附体多因亡灵“横死未超度”,如汶川地震中遇难女孩附身好友,自称“痛苦无处投胎”。

  2. 真实案例解析

    • 意大利少女事件(1939年)
      17岁少女突被3年前溺亡少年附体,以男性声线指认凶手、复述私密往事,甚至重演谋杀过程。笔迹鉴定与死者一致,但缺乏物证未定罪。

    • 重庆汶川地震附体事件
      遇难者附体好友,要求超度;被附者徒步7小时上山称“断肢亡灵跟不上”,后经寺院法会解除。

  3. 驱邪方式与争议

    • 民间驱鬼:用朱砂、符咒、糯米等镇压,如大师以血画符压心口解除胎儿冤灵附体。

    • 风险争议

      • 2014年山西寿阳一对父女因迷信“鬼上身”,殴打致死3名亲人,涉事者患精神病。

      • 堕胎者被指易遭“胎儿冤魂”纠缠,衍生心理罪疚与健康问题。


🌍 三、文化背景与信仰逻辑

  1. 阴阳观与灵魂秩序

    • 阴间被描述为“灰雾笼罩的无光世界”,有类似阳间的规则体系8

    • 通灵需“阴阳平衡”,如形意拳强调“过阳则力短,过阴则力散”,45度站姿为“半阴半阳之身”。

  2. 宗教与民俗融合

    • 道教咒语融入侗族仪式,苗族鬼师结合巫医传统,体现多民族文化交融。

    • 佛教“因果轮回”观念解释附体,如堕胎被视为“杀业”,招致冤魂报复。


⚠️ 四、现代视角:心理、科学与伦理争议

  1. 心理学解释

    • 过阴可能源于潜意识催眠(如台湾记者体验观落阴原以为催眠,却见亡友细节)。

    • 附体或为创伤后解离(Dissociation),如流产后女性因罪疚感产生身份转换。

  2. 科学与法律挑战

    • 医学否定:医生检查附体者常显示“生理正常”,归为“超科学现象”。

    • 法律风险:“情降鬼上身”等仪式涉情感操控,可能触犯法律或引发暴力事件。

  3. 文化传承与异化

    • 出马仙等现代灵媒改用“鬼仙代查阴间”,规避弟子风险。

    • 网络传播使“鬼上身”成为猎奇题材,模糊传统与娱乐边界。


💎 五、总结:民俗的双面性

  • 文化价值:过阴/上身承载生死观、民族医疗等非物质遗产,反映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 现实警示:迷信行为易致暴力或心理创伤,需理性看待并尊重科学边界。

  • 研究意义:作为意识与文化的交叉课题,值得人类学、心理学深入解析,而非简单否定或神化。

🌗 这些现象如同阴阳两面:既是古老智慧的载体,也是现代理性的试金石。理解其背后的心理需求与文化逻辑,比争论“真假”更具人文价值。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