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豆芽仔的大发现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你走路怎么不出声儿的?故意吓人是吧!”

我一回头,冷不丁看到了豆芽仔那张笑脸。

“呵呵,峰子,我可没想吓你,我是看你左顾右看的,在找什么呢?”

我黑着脸没搭理他。

过了不久,鱼哥也顺着绳子滑下来了,鱼哥说他让把头留在上头放风,和小萱一起。

我们这行放风非常重要,出不出货其次,但安全一定要保证。

放风活儿基本都包给了小萱,可眼下这个地洞太深,太陡峭,一不留神就可能出危险。

把头不像我们一样年轻,我们不想让他冒风险,一个体力不支抓不住绳子了怎么办?所以鱼哥这样安排我没意见,我举双手赞成。

把头不在现场,那我就是把头。

看前方一片黑暗,我立即吩咐说:“咱们三个保持队形,走一起不要分开,芽仔你走前头开路,鱼哥你负责断后,我负责中间。”

“为什么我要走前头?峰子你不能走前头?”

“逼逼叨叨,现在谁是把头?让你怎么干就怎么干。”

“走中间最危险,万一遇到点儿什么状况,前头后头的都能先跑,中间的人想跑都来不及。”

“别磨蹭,赶紧的。”

在我指挥下,豆芽仔一脸不情愿的走在最前头开路,他手中紧握着强光手电。

下来前隐隐听到了水声,我们便向那个方向走。

起初还好,没多久。地上入目所见到处都是碎石,踩在上面咯的脚底板难受。

走了没几分钟,豆芽仔突然喊停。

他手电照着一处地方说:“峰子你看,那里,那些白颜色的东西是不是骨头?”

我过去一看,还真是骨头,像猪的大腿骨,根据骨头的钙化程度推断时间不短了。

但发现动物骨头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过去山里野猪不小心掉下来摔死了,就在我们准备接着探索时,鱼哥用脚踢了下碎石,露出了个锈迹斑斑的东西。

起初我以为是个破头盔,结果翻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口铁锅。

这口锅椭圆形,带双耳,倒扣放着,上面压着碎石,已经绣蚀烂的不成样子了。

“云峰,看来以前有人像我们一样下来过了,而且还在这里生火煮了肉,你觉得,会不会是当年那些起义军活动留下的痕迹?”

我仔细看了看,摇头:“宋代的行军锅很深,有四耳或者六耳两种,方便穿绳子用,不长这样,鱼哥你看这锅的毛边儿,这是铁质不纯,说明是用土法铸造的,这口锅是清代的,而且是晚清,光绪或者道光那段时间。”

“一百多年前的?”

“嗯。”我点头。

又往前走,流水声音越来越大,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雾气朦胧的地方,我们三个被眼前景象惊住了。

这里竟然是一处巨大的纯天然温泉池!池子中间咕嘟咕嘟起着水泡,周遭雾汽聚集,空气中还伴随有一种刺鼻味道。

豆芽仔试了下水温,立即收回来手道:“没想到这里有个这么大的温泉,而且水温刚刚好,峰子你帮我拿着,我得洗把脸。”

豆芽仔将手电递给我,我也试了下,大概三十多度那样子。

“艹!我的手机!”

豆芽仔刚趴下去。还没洗脸,结果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不小心掉温泉里了。

他立即脱了鞋想下去捞。

我拦住他说:“算了吧,你自己不小心这能怪谁,丢了就丢了,反正你那个破手机也不值几毛钱。”

豆芽仔光速脱了衣裳裤子,扔给我大声道:“我那还是新手机啊!是那时候在银川百货大楼买的!”

我无语道:“那他娘的都几年了!”

鱼哥也说算了吧,不值几个钱,而且泡了水估计不能用了。

豆芽仔一脸着急说:“保不齐还能用!就算不能用了!那拿去修一修总比花钱买个新的要强!”

豆芽仔说完,直接纵身一跃跳进温泉池里溅起了巨大水花,随后他又一个猛子扎下去找手机去了。

我和鱼哥对视一眼,无奈苦笑,如果小萱上次的爆料属实,那豆芽仔是存款两千万的主,比我存的要多很多,结果一个用了三四年的破手机还舍不得扔。

这是纯天然温泉池,不是市面上那种造假的人工温泉,池子整个表面飘散着一层“白汽”,乍一看像云层,所以豆芽仔下水后我和鱼哥根本看不到他人在哪里。

时间过了两分钟,鱼哥皱眉说:“怎么还不上来,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不会的鱼哥,放心,再等等。”

豆芽仔自称是在太平洋洗过澡的男人,眼前这个小小温泉那自然对他构不成威胁。

又过了一分钟,豆芽仔果然上来了,只见他左手攥着自己的手机,右手用力抹了把脸,激动喊:“峰子!鱼哥!我有重大发现!这温泉底下有两座石雕!”

“什么?”

“石雕?什么样子的?”

豆芽仔一脸激动:“好像是一尊大马和一尊大牛!我刚没仔细看!不过可惜都没脑袋了!”

“水不深,峰子你下来看看!没准咱们还能找到别的值钱宝贝!”

我也好奇是什么石雕,便脱了衣裳交给鱼哥,随后带好防水头灯,跟着豆芽仔潜到了温泉底一探究竟。

地表温泉水大概三十多度,水底也就二十多度,但是这水刺的人眼睛生疼。

我勉强睁开眼,果真看到了豆芽仔说的石雕。

那是两具残破不堪,似乎被人破坏了的动物类石雕,一尊白颜色的躺在淤泥里,只露出了半个身子,另外则是一尊黑色的站在水底,看样子似乎是一头牛和一匹马。

两尊石雕虽然脑袋没了,但手电照到其身上,表面会波光粼粼的反射宝光。

我强忍眼睛不适,扫视周围,没找到石雕断掉的脑袋。

没再敢细看,我冲豆芽仔打了个手势,迅速游了上去,因为眼睛疼的实在受不了。

上来后,鱼哥问了我情况也想下去看看,我说不用看,这不是两尊普通的石雕,那应该是两尊玉雕。

“峰子你说什么?玉…..玉雕!你说那么大个儿的是玉雕!”

不知道是泡温泉泡的还是激动的,反正豆芽仔此刻满脸通红。

实际上我心里也很激动,干了这么多年,头次见这么大块儿的玉雕,而且是刚下来就有了收获,怎能不激动。

但我此刻身为把头,不管看到什么好东西都需要保持冷静,只有足够冷静才不会出现判断失误。

“峰子你确定没看错。不是石头,真是玉?”

我深呼吸,点头:“百分百宋代晚期的东西,雕的题材是白马和黑牛,材质不是纯石头,也不是纯玉,白的那尊材质应该是上等汉白玉,黑的那尊材质应该是乌金玉。”

豆芽仔立即问我:“汉白玉我知道,那乌金玉是个啥?”

鱼哥说:“我知道,少林寺达摩院有尊佛像就是用乌金玉造的,听说好像是山西产的一种玉。”

我点头:“没错鱼哥,就是一种山西地方玉,硬度很高,古代叫乌玉或者乌金玉,现代人叫恒山墨玉。”

“值钱不?我就关心值不值钱。”豆芽仔问。

“当然值钱,这么大个儿头,就算不是玉也值钱!何况是货真价实的玉!虽然不完整了,但一尊卖个几十万轻轻松松。”

“那咱们还等什么!干它啊!”

“你说的容易?怎么干,你就没想想那两个玩意儿有多重?”

我看向周围,皱眉:“我他娘的现在怀疑,当年这两尊白马黑牛就是立在温泉两边儿的,后来被人发现了,就把脑袋取走后又推到了池子里。”

在过去,尤其清末民国那时候,很多人喜欢把大型石雕类,佛像类的脑袋割掉单独卖钱,北齐北魏的东西是重灾区,如今流落海外的大量精美佛头都是那段时间被人搞掉的。

“你找什么?”

看豆芽仔着急忙慌的翻背包,我问他。

豆芽仔头也没回说:“还能干什么?套绳子整上来啊!我的手机可不能白牺牲。”

注释:

汉白玉是一种珍贵的白色大理石,因其质地洁白如玉、光泽温润而得名,在中国建筑史和雕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一、定义与特性

  1. 成分与性质

    •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₃),含少量MgCO₃、SiO₂及金属氧化物。

    • 物理特性:密度约2.65–2.72 g/cm³,吸水率低(0.092%),抗压强度90.7 MPa,抛光后光泽度高,透光性佳(3cm厚板材可透光)。

    • 外观:底色纯白,内含闪光晶体,偶有灰、绿纹路,质地细腻坚硬,触感凉滑如玉。

  2. 名称由来

    • 因古代用于宫殿“玉砌朱栏”,洁白华丽似玉,故称“汉白玉”。一说“汉”原为“汗”,指石材隐含的浅纹如汗迹。


📜 二、历史溯源

  • 早期应用:河北曲阳汉白玉开采可追溯至商代,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白玉陪葬俑及曲阳修德寺唐代造像印证其悠久历史。

  • 皇家御用:明清时期成为宫殿核心建材,如故宫台基、天坛栏板、天安门华表与金水桥均采用曲阳或房山汉白玉。

  • 现代传承: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工程延续使用传统。


⛰️ 三、主要产地与特点

中国三大汉白玉产区各有特色,以下是关键对比:

产地 开采历史 资源特点 现代地位
河北曲阳 商代至今 透光性强(3cm透光),温润如玉 文化遗产核心,皇室雕刻传承
北京房山 元末明初至今 洁白温润,“中国1号”标准料 高端骨灰盒、工艺品原料
四川宝兴 2006年探明储量 储量30亿m³(全国第一),白度>94%,纯度98% “东方汉白玉之都”,出口主导
  • 四川宝兴:储量占全国之首,白度与意大利“卡拉拉白”齐名,已形成完整产业链,2021年获“东方汉白玉之都”称号。

  • 曲阳与房山:历史价值突出,但现代产业规模不及宝兴,房山料多用于高端殡葬工艺品。


🏛️ 四、应用领域

  1. 建筑装饰

    • 古代:宫殿基座、石阶、护栏、石碑、石狮(如故宫、十三陵)。

    • 现代: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地铁站、家装台面及雕塑。

  2. 雕刻艺术

    • 宗教造像(佛像)、纪念性雕塑(华表、纪念碑)及园林景观。

    • 西方传统:古希腊时期起用于人像雕刻。

  3. 新兴领域

    • 碳酸钙粉体、微晶玻璃、人造岗石等新材料。

    • 殡葬业:汉白玉骨灰盒、棺床(房山料为主)。


🔍 五、鉴别与市场

  1. 与真玉区别

    • 光泽:汉白玉呈玻璃光,和田玉为油润光。

    • 手感:汉白玉凉滑,和田玉温润;硬度低于玉石。

  2. 产业规模

    • 宝兴县为例:170余家企业,年产值45亿元,出口北美、欧洲,目标2023年产值破百亿。


🌱 六、产业现状与挑战

  • 绿色开采:宝兴推行矿山标准化(平台/硐采技术),荒料利用率80%,废渣循环利用。

  • 转型方向:从荒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雕塑、碳酸钙衍生品),结合“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

  • 历史争议:曲阳强调文化正统性,而宝兴以储量与白度成为产业新中心。


💎 总结

汉白玉作为文化符号与战略资源,既承载中国三千年建筑艺术精髓,又在现代产业链中焕发新生。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白如雪、润如玉”的材质之美,更在于从皇家禁苑到民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未来发展需平衡资源保护、绿色开采与文化品牌塑造,方能在全球石材格局中延续“东方白”的传奇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