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条上刻的大篆意思,应该就是,不管石谁,只要是进来了,打扰到了墓主休息,最后一定会非正常死亡。
就类似举世闻名的,图坦卡蒙那种诅咒。
鬼崽庙的庙碑上明确写出来了,大墓共有七道金刚门,我算了,四合土一道,青铜合金一道,桐油铁铧木一道,如果在算上这道京观墙,那就是,我们已经开了四道防盗墙了。
我猜测,是墓主急了。
如果有人能走到这里,他急了。
所以留下这段文字是想吓唬人。
“京观”,在以前打仗时,是最残忍的,最恶心的,最惨无人道的宣戒敬示方法,能给敌人极大的心理威慑,之前见到的那些散落尸骨都没头了,应该是都被堆到这里了,做成了京观。
还有类似的,隋朝公主墓的石棺上就刻了四个字,“开者既死”,那最后不还是开了,不光开了,还拿出来展览了。
古人迷信,这种震慑手段也算防盗术的一种,或许能吓到豆芽仔这样的,但吓不住田三久这种人,他根本就不怕。
田三久随手丢给红眼睛一把铲子,冷着脸吩咐说:“天宝,给我砸开它。”
“噗,噗。”
红眼睛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他抓紧铲子迈步上前,摞起来铲子就砸!
啪,啪!
过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骷髅头变的很脆,红眼睛拍碎了很多,肉眼可见,骷髅墙一层一层的往下掉。
有的骷髅里住着几窝灶马,这些洞穴虫子掉在地上来回蠕动,田三久看都没看,直接拧着脚后跟,全都踩烂了。
论硬度,京观墙怎么能比得上前几道墙,砸了几分钟,红眼睛上脚照准中间狠踹了两脚,把墙踹塌了。
第四道金刚墙,被打开了。
钻过第四道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甬道,整条甬道用大块青石铺成,长度大概有十多米,这些青石保存的很好,没有翘起来。
这里比较矮,身高超过一米七五的,必须半弯腰才能过去。
“这可不是小工程啊,”把头环顾四周感叹说:“能把数以万吨的石材运下来,这在当年,消耗掉的人力物力,绝非寻常人能承受。”
把头分析说:“之所以这里空间变大,有了条甬道,我猜想…..在当年可能是石匠周转石材用的。”
甬道尽头被一堵泥墙堵死了,不能在向前走了。
这堵黄泥墙,看着和第一道墙还不一样,第一道墙显的很粗糙,表面坑坑哇哇的,这个不一样,这个表面显的很光滑,像用现代水泥做成的。
肯定不是水泥,因为那时候没有,我不知道是什么做成的,不过把头说,这可能是书上写过的“平水墙。”
平水墙的作用是防水挡水,因为一旦哪天地震,地下河灌进来了,怕前头防不住,最终水到这里可以挡住,以此来保护主墓室不受水患。
“田把头,你看的怎么样了?”我问。
田三久后退一步说:“虽然看起来密度大,很结实,但硬度远不如铁铧木高,用雷管应该就能炸开。”
“我说的没错吧,老计。”他问。
“是啊,我也看了,咱们用电钻打几个眼,估计用火雷管就能炸开。”计师傅说。
田三久莞尔笑道:“看来墓主人也是黔驴技穷了,我入行这么多年,第一次见这么怕被盗的主。”
“流沙积石在它面前都算小儿科,不知道藏了什么大货,真好比是个千年乌龟壳,”
老计笑道:“把头你说的是,不过….就算是千年老龟,只要咱们有好的刀,一样能吃到乌龟肉,无非就是费了点儿劲而已。”
田三久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搞这堵墙大概要两小时,咱们没停过,口渴了,要不喝口水吧,”他转头问我:“小项把头,你觉得怎么样?”
我老听成他叫我小萝卜头,难听死了。
我忙摆手:“哎,计师傅你抬举了,哪来那么多把头,你叫小项就行,正好我也口渴了。”
也不嫌脏,众人便席地而坐,准备先垫吧点肚子,好接着干活。
“云峰,来,你吃个这个,进口巧克力,我那天在中心医院买的。”
我漱了漱口,咽下去水后一张嘴。
小萱把巧克力塞到了我嘴里。
真香啊。
豆芽仔斜眼看着这一幕,他嘴里叼了根烟,想要点着烟提提神。
“啪!”
豆芽仔没反应过来,他楞在那儿,拿着打火机问:“你打我干什么?”
计师傅微笑着说:“小伙子,对不起了,你可不敢抽烟,万一引爆了怎么办,”说着话,他指了指自己脚下放的背包。
“知道了,知道了。”
“我不抽了,我吃总行吧?”
豆芽仔扔了烟,随即从包里掏出包六丁目方,他将方便面捏碎,把调料撒里头晃可晃,咯嘣咯嘣的开始抓着吃。
难得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都吃东西补充体力,把头递给田三久一罐鱼罐头,二人吃着罐头闲聊。
鱼哥也吃的方便面,红眼睛吃着一根王中王,那是他的最爱。
小萱又把方便面递给我。
我说你吃吧,我先不吃了,现在嘴里都是巧克力味儿。
“呦呦呦!”
豆芽仔故作夸张道:“赵萱萱,你真是个好人,峰子不吃我吃啊,你也喂喂我吧。”
“我喂你xxxx。”
小萱瞪着眼骂豆芽仔。
吃了东西,把头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说:“休息十五分钟,恢复体力,今天咱们一定要进到主墓室。”
“好。”众人点头。
“哎,你不休息下啊?”
看人都靠着墙闭目养神,就红眼睛还在那儿吃,地上已经扔了五六根火腿肠包装了。
他看了我一眼,连连点头,嘴里说:“米,米米。”
“哎….看来你还记得小米。”
靠着他坐下,我说:“小米现在肯定在山里头,你还记不记得,那时候你拉着木头板子,拖着我们三个在沙漠里跑。”
“嘿…嘿嘿。”
他突然像小孩儿一样笑了,应该是想起来了。
哎,想起了小米做的饺子,我忍不住叹了声,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散了。
不过总能再见的吧,我心里这样想着。
“卧槽,你怎么还有酸奶,哪来的?还有没有,给我一瓶吧。”
听到我要,红眼睛摸了摸自己口袋,立即摇头。
“你那不是还有吗,我都看到了,给我一个咋了。”
他马上起身,走到另一边喝去了。
“真叼能藏。”
又过了几分钟,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把头,差不多了吧,我们接着干吧。”
“把头?”
“把头?”
我一连叫了好几声,可把头都没反应,就看到他靠着墙,闭着眼,胸口轻微起伏,似乎睡着了。
“把头,”我走过去晃了晃他,没反应。
不对劲…..
“小萱?芽仔?”
“计师傅?”
“田把头!”
挨个叫都没反应,我又挨个儿晃他们,也没反应!似乎都睡着了!
怎么回事!
我一连尝试了好几次,吓得头上都出了汗!
我啪的扇了自己一巴掌!
清晰的痛感传来,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
把头!把头!小萱!
红眼睛也发现了,他放下手中的酸奶,开始摇晃田三久。
“醒醒!醒醒!豆芽仔!别睡了!”
我急坏了,啪的一巴掌扇在豆芽仔脸上。
“啪的一下!”
红眼睛学我,一巴掌扇在了田三九脸上,见人还没反应,他急了,随即抡起巴掌,啪,啪,接连扇田三九。
“别打,你再打要把人打死了!”
“不对劲,不对劲….不能慌,”说是不能慌,但我紧张的心脏砰砰直跳,额头直冒冷汗。
我扭头一看,豆芽仔手里还拿着吃剩下的半袋方便面。
“等等….”
我吃的巧克力,巧克力是小萱前几天在中心医院买的,红眼睛我知道,他身上总有掏不完的王中王。
我瞬间站起来!
后背汗毛都炸起来了!
小卖部老板娘!
注释:
大篆是中国古代汉字书法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指西周晚期至秦朝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之前的篆书体系。它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承袭甲骨文,发展为小篆,对后世书法和文字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大篆的范畴与分类
- 广义大篆
包括西周金文(青铜器铭文)、籀文(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创)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如石鼓文)。- 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如《毛公鼎》《散氏盘》,字形古朴浑厚,结构自由。
- 籀文:以《史籀篇》为代表,结构较金文规整,笔画繁复。
- 石鼓文:刻于战国秦石鼓上的文字,被视为大篆向小篆过渡的典范。
- 狭义大篆
特指籀文,即《说文解字》中收录的223个籀文异体字。
大篆的艺术特点
- 象形遗存
保留较多早期象形文字的特征,如“山”“水”等字的图形化结构。 - 线条与结构
- 笔画粗细不一,圆转自然,带有金石气息。
- 字形大小错落,布局自由,兼具对称与变化。
- 章法风格
多见于青铜器铭文,庄重典雅,体现西周礼乐文化的秩序感。
大篆与小篆的区别
- 时间:大篆早于秦朝,小篆为秦统一后李斯等人规范的文字。
- 结构:大篆繁复多变,小篆简化、对称,笔画更均匀。
- 用途:大篆用于铭文、典籍,小篆成为官方通用文字。
历史价值与影响
- 文字演变
大篆是甲骨文到小篆的桥梁,推动了汉字的系统化。 - 书法艺术
清代金石学复兴后,邓石如、吴昌硕等书家从大篆中汲取灵感,开创了篆书新境界。 - 文化载体
金文内容涉及祭祀、战争、赏赐等,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一手资料。
经典大篆作品
- 《毛公鼎》:西周晚期金文,铭文497字,被誉为“青铜器上的史诗”。
- 《散氏盘》:记载土地契约,字形欹侧灵动,开“草篆”先河。
- 《石鼓文》:刻于十面石鼓,唐代出土,字势雄强,康有为称其“书家第一法则”。
学习大篆的意义
- 文化溯源:通过字形理解汉字造字逻辑(六书)。
- 书法基础:掌握篆书笔法(如“玉箸篆”的中锋用笔)为隶、楷书打下根基。
- 篆刻应用:大篆是印章篆刻的重要字体来源。
大篆不仅是文字形态的体现,更是中华文明早期智慧的结晶。其古朴雄浑的美学风格,至今仍为书法、篆刻、设计等领域提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