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萱的烦恼——北派盗墓笔记在线无删减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们正常人可能难以理解,但现实里确实有这种人。

在感情上,就是男的也可以,女的也可以,咋米王妹妹就属于这种人。

张彪最后那句话说的一本正经,他要是没点证据,敢这么造谣?毕竟对方身份,可是首领亲妹妹。

小萱听后一脸嫌弃:“咦….真的假的,彪哥你不是故意吓我的吧?我可不想让她喜欢我…感觉好恶心,把头,咱们赶快走吧。”

“你先别慌啊,”张彪又说:“你们最起码待一两天在走,这样就不会引起对方怀疑了,至于我说的,当然是真的,妹子你长的这么好看,要不是我早成家了,说实话,我都可能心动主动去追你了。”

我想一巴掌呼张彪脸上,他真是什么都敢明说。

没有哪个女孩子不愿意听夸奖自己漂亮的话,小萱并未生气,反而得意洋洋的瞥了我一眼。

下午和晚上要办两件事。

一是让小萱简单化个妆,然后以“金刚亥母转世身”的身份向部落里的男女派发灵水,谁要是喝了灵水,就可以在未来一年之内生下女孩儿。

当然,这是假的,一年后我们都不知道跑哪里了,也不怕他们找后账。

类似的这种活动,在拉萨也有,就像转世活佛赐予妇女灵酒,你们谁去拉萨旅游过的,可能见过寺庙外桌子上摆的那个大酒桶,那个就是灵酒,都是本地妇女去接着喝。

还有一件事,就是为被小萱捅死的那个人举办树葬。

张彪说树葬是夏尔巴人的习俗,他们从不火葬,他们认为火葬和土葬都会污染死者灵魂,只有树葬才能让灵魂纯净。

我们一下子从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宾,小萱额头上的红莲花印记没洗,每个见到她的夏尔巴男女,都会对小萱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

下午两点半,准时开始分发灵水。

就是一个大脸盆装满了清水,小萱拿着勺子舀到别人碗里。

“都别抢,大家都别抢,都会有的!”

人挤人,大人小孩儿,都端着空碗硬往前挤,有没带碗的,甚至直接用手捧,部落里每个人都想喝到金刚亥母祝福过的灵水。

第一波先喝到水的,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激动的说了一大堆话,其他人听到她的话更加激动,他们像原始人一样噢噢怪叫往前挤,差一点连桌子都挤倒了,盛况空前。

我问了老福,老福笑着说:“那个女的说,真的是灵水,和我们平常喝的不一样,灵水甜甜的。”

我心想不甜才怪,一袋子糖全倒了进去。

此时,突然有人大喊了两声。

拥挤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是咋米王妹妹色尔巴过来了。

她手里端着个木头碗,径直走过来,递到了小萱面前。

小萱接过来舀了一瓢灵水,又递给她。

接过来碗,她突然抓住了小萱手腕,不松开了。

“你干什么,快放开我!”

小萱用力往回抽手,却发现自己怎么都抽不回来,纹丝不动。

张彪见状,立即说了两句。

咋米王妹妹五指突然松开,小萱猛的抽回了手,脸上有些怒气。

这女的斜眼看着小萱,抓她起木碗,猛的抬头一饮而尽。

“砰!”

重重将碗放到桌上,嘴角还残留有一滴水迹,她看着小萱,慢慢伸出舌头舔干净了,脸上笑意吟吟。

人走后,小萱马上挠胳膊说:“咦,这女的好可怕啊云峰,你看我,手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昨天她老公死了,这女的除了亲了一下对方额头外,在没表露出丝毫伤心,眼泪更是一滴没流。

该吃吃,该喝喝,就像死的人不是和她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像个陌生人。

甚至我感觉,就算她大老公三老公全死了,她都不会掉一滴眼泪,十分绝情。

傍晚发完了灵水,我看到几对男女手拉着手去了树林里,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豆芽仔急的抓耳挠腮,他让我跟他一块儿去看看。

我说不去,没什么好看的,去偷看别人,搞的自己跟变态一样。

张彪无意听到了豆芽仔的话,他哈哈大笑道:“没事的,你们马上就要离开了,认识就算缘分,走,哥带你们去领略一下,夏尔巴族的风土人情。”

我皱眉问,“看到人家了怎么办?说不定会挨打。”

他笑道:“放心吧,你们什么都看不到。”

什么叫什么都看不到?隐身了?

张彪的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然后我和豆芽仔就跟他进了小树林。

傍晚时分,树林里连个人影都不到,只有一栋栋木制小屋,大概有十几个小屋,互相之间,间隔着一定距离。

小屋中有烛光透出,隐约还能听到男女的欢声笑语。

“怎么样兄弟?我没骗你们吧,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

张彪指着面前,介绍说:“夏尔巴族有试婚的习俗,这些小屋就叫试婚小屋,如果他们族里男女互相看对眼儿了,会跟双方父母说一声,然后从家里搬出来,到试婚小屋中生活,男的17,女的15就可以开始了。”

张彪继续介绍说:“他们所有人都是先有了孩子在进行下一步的,试婚一般最短三年,最长十年,几年后,若是互相还爱着对方,那时候才会真正结婚。”

“要是觉得不合适,女方会立即驱逐男方离开试婚小屋,不需要什么解释,打一声招呼就行了,”

“彪哥,这不好吧……那要是最后没在一起了,孩子怎么办?”我不解问。

“问的好。”

“所以我昨天才会跟你要那东西!”

“要是有了孩子,一般都是男方,支付给女方一大笔抚养费。”

“抚养费?不是说部落里不用钱?”

他看着我解释说:“我说的抚养费不是指流通钱,可以是几十斤盐,几十斤糖等,或者有的人干脆会给几斤雪巴珠,在这里,这些才是硬通货。”

“雪巴珠?是那种红珠子?这里人会做雪巴珠?”

“对,会做,”他就带了一颗红雪巴珠,当即掏出来让我看。

看到他手心里颜色极红的雪巴,我下意识吞了口吐沫。

这东西,一直就不便宜,死贵死贵,外界卖的比天珠都贵,属于藏地一带比较神秘的东西。

 

 

注释:

雪巴珠又称夏尔巴珠,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腰的雪巴族人(Sherpa)自十七世纪起仿红色、粉红色珊瑚所制造的一种珠子,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起源与历史

  • 民族渊源:雪巴族人,又称夏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尼边境上居住着几个跨国民族,夏尔巴人是其中特殊群体。他们深居深山老林,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后因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较为科学的考证认为,夏尔巴人的祖先是西夏王朝的党项族人,后来西夏覆灭,他们的后代一路逃到了喜马拉雅山深处,由于人口较少,夏尔巴人被列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但未被中国识别。
  • 诞生背景:雪巴珠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对于佛教七宝之一珊瑚的礼佛和佩戴需求。藏传佛教崇尚红色,认为红色主表“三德能”,即权威、善静、忿怒,对于女性,则表爱慕、热情、空乐,所以色泽鲜艳的珊瑚在藏区备受追捧,雪巴珠应运而生。
  • 历史发展:雪巴珠的制作工艺在清代盛世达到鼎盛,但后来失传。国际珠界公认只有1900年前的才算是夏尔巴琉璃珠。在历史上,雪巴珠曾是喜马拉雅山谷地区十五至十七世纪末期夏尔巴民族用于商业贸易的货币,也被用来交换牛羊、盐巴、茶叶、纺织品和金属制品。

外观特征

  • 颜色:以红色为主,有橙红、大红、深红、血牛红等,其中橙红与血牛红较少,以黄为辅,有鸡油黄、正黄、半透明浅黄,由于黄色雪巴稀少,其升值空间比红色大很多,传说还有绿色与黑色雪巴。根据珊瑚的分类,雪巴珠从颜色上分为牛血红、橙红、和孩儿面,牛血红是仿顶级的阿卡珊瑚,橙红是仿陌陌珊瑚,孩儿面是仿“天使脸”,也称“深水红”。
  • 透明度与质感:不透明,表面呈砂烁感,带有岁月留下的坑洼痕迹。
  • 形状:通常为圆鼓形或榄圆鼓形,不见正圆珠,上下两面成平面或凹面。
  • 尺寸:直径大都在6mm – 25mm范围内。

制作工艺

雪巴珠采用特殊的玻璃材质,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这种玻璃材质不仅透光性好,而且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会根据需要调整温度和时间,使得珠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纹理。传统制作雪巴珠的是尼泊尔那边的夏尔巴人,其制作工艺融入了珊瑚粉和当地特有的植物萃取天然颜料,但1900年以后,这些制作萃取工艺和植物原料都失传了。

文化寓意

  • 信仰象征:雪巴珠被视为一种信仰与精神的寄托,在夏尔巴人的传说中,它是神灵的恩赐,具有驱邪避邪、保平安的神奇力量,长期佩戴能消灾祈福。
  • 情感寓意:红色作为雪巴珠子的主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寓意着吉祥如意,为佩戴者带来好运与繁荣。同时,红色也代表着浪漫的爱情,所以雪巴珠子也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理想选择。此外,它还被视为勇气的象征,提醒人们在挑战与困境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价值与鉴别

  • 价值:雪巴珠价值目前比较高,因为断代的问题,目前像样的雪巴珠都为清代时期制成的,所以历史价值很高,且经过岁月的沉淀,雪巴珠包浆醇厚,颜色红色低调诱人。在文玩界,雪巴珠被视为一种具有很高升值空间的收藏品,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历史悠久且产量有限,使得雪巴珠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稀缺性,拥有一颗品质上乘的雪巴珠不仅是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投资保值的好选择。
  • 鉴别:由于雪巴珠在市场上的热度和价值不断攀升,一些不法商家开始仿制和销售假冒伪劣的雪巴珠。可以通过观察珠子的颜色和纹理来初步判断其真伪,真正的雪巴珠色彩鲜艳、纹理清晰,而仿制品则往往色彩黯淡、纹理模糊;也可以通过检查珠子的制作工艺来进一步鉴别,真正的雪巴珠制作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到位,而仿制品则往往工艺粗糙、细节处理不当。此外,购买雪巴珠时最好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也可以参考专业机构和专家的鉴定意见,以确保所购雪巴珠的真实性和价值。

保养与传承

  • 保养:雪巴珠的保养需要注意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中可能导致珠子变形或褪色,因此,在存放和佩戴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接触水源,同时要注意磕碰,雪巴珠比较脆弱,磕碰会导致其破碎。
  • 传承:传承雪巴珠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同样重要,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玩珠子,雪巴珠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雪巴珠的起源、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等知识,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