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快醒醒!”
以最快速度将她救下来,我真吓着了!连续拍她脸。
“咳!”
米娘拉珍一口气接了上来,她脸色涨红,头扭到一旁,不停大声咳嗽。
我坐在地上,松了口气,刚才要是再跟青姨多聊三分钟,她百分百救不回来。
缓了几分钟,我转头大骂:
“你他妈是不是脑袋傻了!能有什么想不开的!你上吊干什么!”
她蜷缩在卫生间地上,手抱着双腿,抽泣道:“刚才……刚才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突然就是想死,不想活了,凳子也不是我踢倒的,凳子是自己倒的。”
我皱眉问:“别跟我开玩笑,你确定?”
她神色惊恐,猛点头。
这时是晚上11点多,我转头,来回扫视旅馆房间的每一处角落。
目光锁定。
我眼睛死死盯着沙发看了一会儿,后背生起了一股凉意。
“你留在这里,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
“不!你别走!”
她苦苦哀求我留下来,说自己一个人待在旅馆害怕。
我一想,我要是走了,她在上吊了怎么办?
不管如何,这事儿透着邪乎。
楼下有个台球厅,晚上人多,我让她待在台球厅,然后我把随身带的一个东西给了她。
就是我从老福那儿拿来的,什么上师的眉心骨吊坠。
没别的意思,求个心理安慰。
我打车去了市医院,用了点儿小手段,问出来了出车祸那人的病房号,前台护士说人被撞成了内出血加多处骨折,不过命保住了。
穿过走廊来回看了看,我拧开门把手,溜进了病房。
只见这人躺在床上,脸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接着心电图,他还带着氧气面罩,右臂打了石膏版,胸前缠了大量纱布,
白天从路人议论中知道他姓杜,当下我尝试着轻声叫道:“杜师傅?杜师傅?”
人没反应。
病房里格外安静。
突然,不知道哪儿响起来了手机铃声,吓我一跳。
椅子上放着个白塑料袋,应该是医生给他脱下来的衣服裤子,手机就在袋子里。
还在响个不停,我掏出来看了。
来电显示只有两个字:“查兄。”
“喂?”
电话那头立即说:“你是谁?老杜人呢?”
我听这声音,感觉格外的熟悉。
“你……你该不会是查师傅吧??”
“我外号是查户口,你哪个?”
这也太巧了!我忙举着手机说:“查师傅是我!小项!项云峰,李奶的事儿还记得吧,你帮我批过命!”
“原来是你,你怎么还在南平,还拿着老杜手机?”
“这…..一时半会儿说不清,这人出了车祸,在市医院,查师傅你在哪里?要不你过来吧。”
“我在花村,不远,这就过去。”
挂了手机,身后响起了开门声。
“你是谁?病人家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问我。
我忙说:“医生好,这是我爹,我来看我爹。”
医生皱眉问:“怎么下午动手术你不来?”
我撒谎道:“我在外地打工,这刚下火车就来医院了。”
“身份证我看下。”
我不好明着拒绝,短暂犹豫后还是给了。
他看了眼,将身份证还给我问:“所以你爹姓杜,你姓项?”
“对啊,没错!这是我后爸,呵呵。”
我忙岔开话题:“对了医生,我爹他情况怎么样,什么时候能醒?”
他回道:“这位病人情况特殊,按理说麻醉药效过了应该就会醒,可他却一直没醒,做了一系列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头部没问题,除了几处骨折,血压心电图看着也都正常。”
“赵医生!有情况!来下6号病房!”
“来了。”
医生走到门口,回头叮嘱道:“在医院住一礼拜看看情况,要是人还不醒,指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知道了医生,麻烦你了。”
花村离南平不算远,一点多,我再次见到了查户口,数月不见,他还是老样子,只是头发长了些。
他一见到我便皱眉说:“小子,你眉毛根都断尾了,眼角上有竖直纹,印堂青黑,这么晦气的面相,你是撞鬼了?”
“查师傅你别玩笑,我可没看见过什么鬼。”
“等你看见那就严重了,算了,先去看老杜。”
病房内。
“奇怪….不应该,从老杜面相上看,他近期没有劫难。”
盯着看了一会儿,查户口皱眉说:“这事儿可大可小,别藏着掖着,详细说说那天情况。”
对于他我还是信的过的,当下便讲了事情原委。当然,果园那事儿出了人命案,我没说。
他听后眉头皱的更深了。
“原来是这样,樟湖老蛇女客死他乡,你开车拉了回来?”
我点头说是。
“人埋了?死因是什么?”
我说已经埋了,没什么死因,就是睡过去的。
查户口听后在病房里不停踱步,时不时扭头看一眼病床,过了一会儿,他叹道:“老杜天生八字极硬,他祖辈都是在长江干捞尸的营生,老杜在殡仪馆干了十多年都没出过问题,没想到现在却出了这档子事儿,依着我看,是车祸那一撞把他撞丢魂儿了,所以人才醒不了。”
“怎么?不信我的话?”
我说信。
“小子别嘴硬,你是不撞南墙不落泪,知不知道什么叫鬼遮眼?”
我摇头。
他伸出双手,挡在自己眼前道:“我问你,我要是这么捂住你眼睛,你还能不能看到路上的车?”
我接着摇头。
他放下手,摇头道:“这天底下,每天那么多人横穿马路出了车祸,难道你就没认真想过,全都是因为不小心?”
“说白了,只是普通人看不见罢了。”
他看了眼时间:“你在这里等我,我回去拿点东西,大概3点钟回来。”
三点左右,查户口准时回来了,相比于走时,他手上多了个鼓鼓囊囊的大包。
“这个点儿应该不会来人了,把门锁上。”
说完,我眼看着,他陆陆续续从包里往外掏东西。
空碗、矿泉水、黄布、牛角螺、绑着腿的老母鸡,木棍,小型铁圈….
注释:
“鬼遮眼”是一个源自民间传说和迷信的说法,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释,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超自然的迷惑现象。
1. 民间传说中的“鬼遮眼”
-
基本概念:传说中,鬼怪或邪灵通过干扰人的视觉或心智,使人产生幻觉,例如:
-
看到本不存在的事物(如鬼影、异物);
-
忽视明显存在的危险(如走路时“看不见”前方的障碍);
-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俗称“鬼打墙”)。
-
-
文化背景:
-
在中国民间,认为人运势低迷或阳气不足时容易被“鬼遮眼”;
-
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也有类似说法,可能与“降头术”或“灵体作祟”联系;
-
西方文化中的“恶魔欺骗”(Demonic Deception)概念与之相似。
-
2. 科学角度的解释
现代心理学、医学对类似现象有更理性的分析:
-
幻觉与错觉:疲劳、压力、药物作用可能导致大脑处理信息出错;
-
视觉盲点:人眼本身存在生理盲区,特定光线、环境下可能强化错觉;
-
认知偏差:在恐惧或紧张时,大脑会过度解读环境信号(如将树影误认为鬼怪);
-
神经科学:癫痫、偏头痛等疾病可能引发短暂视觉异常。
3. 常见相关现象
-
鬼打墙:夜晚行走时绕圈无法找到出路,实际是缺乏参照物导致的方向感失灵;
-
睡眠瘫痪:半梦半醒时感觉被“压床”或看到幻觉,与大脑神经切换状态相关;
-
濒死体验:部分人经历重病或创伤时报告“看见异象”,可能与脑部缺氧有关。
4. 民间应对方式
-
传统方法:佩戴护身符、念诵经文、撒盐或米驱邪;
-
心理调节:保持冷静,通过理性思考破除恐惧;
-
科学建议:确保环境安全,检查是否有低血糖、缺氧等生理因素,必要时就医。
5. 流行文化中的“鬼遮眼”
-
影视作品:恐怖片中常用此概念制造悬疑,如《见鬼》《寂静岭》;
-
文学创作:小说或怪谈中作为推动剧情的超自然元素;
-
游戏设定:在解谜或恐怖游戏中,角色可能因“鬼遮眼”机制触发特殊事件。
总结
“鬼遮眼”本质是人对未知现象的一种解释方式,混合了文化、心理与生理因素。若遇到类似体验,优先从科学角度排查原因,避免过度恐慌。当然,作为文化符号,它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