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砸大缸风波

2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停下!我说停下!”

“你们干什么的!我林业局的!谁给你们权利乱砍树的!”

工人们满头大汗,他们放下杠子,都转头朝我看来。

喊停我们的是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皮肤有点黑,短袖长裤穿着普通,但开的公家车。

就砍几棵树而已,我压根没想到当地林业局会找过来,这在意料之外了。

“你就是领头的?”

我说我是。

把头说行走江湖首先要学察言观色,我一看这人气势和言谈举止就确定对方是个跑腿办事的“小官儿”,对这种小官儿别怕,越怕对方越登鼻子上脸,揪着小辫子做文章。

点上一根烟,也没给他散烟,我拿出手机低头看通讯录。

“喂!跟你说话呢!你听不到我说话还是怎么着!有人举报你们非法砍树!未经批准私自砍树!你犯法了知道不!!”

“你叫什么名字?”我抬头问他。

看我气定神闲,牛比轰轰反问他名字,对方表情一愣。

我面无表情道:“是这样,这些树苗我打算运到苏州装饰后花园用,是陈红军让我来这里砍的,他说都打过招呼了,应该没事儿啊。”

陈红军是大治钢厂大老板,大治钢厂在本地很牛,那时一身大治钢厂的工作服在本地就代表着高待遇,铁饭碗,代表着有车有房有老婆,至于我是怎么知道这人的,是前两天报纸上看到的。

接下来,对方把我“请”到了车里谈话。

关上车门,他笑着给我散烟,我摆手说刚抽完,不抽了。

“兄弟,刚才我口气有点重,你别介意,早知道你是陈老板朋友我他妈就不来了!现在咱们黄石要发展西塞山景区,喊的口号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对砍树这一块儿抓的严,上午有人举报了,我也只是例行公事罢了,呵呵。”

“兄弟这么年轻,在苏州做生意?”

“哪有,”我笑道:“家里老爷子前两年退下来了,想着苏州环境好就去那里养老了,老爷子平常喜欢花花草草,我就想着搞点野生银杏树苗带回去。”

“哦…….原来是这样啊兄弟,”他伸出右手:“我叫宋强,这是我名片,兄弟要晚上有空我摆一桌,咱两好好认识一下。”

故意没和他握手,我口气不耐烦说:“看时间吧,不一定有空,我能走了?”

“兄弟这话说的跟哥多见外!当然能走!随时都能走!另外,山上树随便砍!想拉多少拉多少!没事儿!哥给你照顾!”

打发走林业局这人,我手心出了一层汗,还好,有惊无险。

我租的那个一楼空间不小,等安置好大罐子后我跑五金店买了把大铁锤,又搞来了一打厚实的编织袋。

估计有人会说,看分量就能看出来罐子里有没有金条银锭,可能还有人会说可以从罐底切个口看看。

这些都是纯外行话,我不多解释,反正要想知道有没有金条银锭,只有一个办法。

锁上门,关好窗,起钉子,拆木箱。

土散了一地,我没理会,最后集中收拾就行。

用布包上铁锤减轻动静声,我看准位置,抡起来就是一下!

大钱缸啪的一声!直接碎开了!因为力道太大,散下来不少绿锈铜钱。

我把碎掉的缸皮抽下来扔掉一旁,定睛一看!只见,在原本大钱山下半部分的大约中间位置,竟然还藏着个人头般大小的小罐子!

这小罐子整体黑褐色,无釉,盘口,收腹,左右各有个系带耳,这造型是典型的南宋晚期制式!

要是不砸开缸皮!这透视眼都发现不了!

接下来,我很小心,用改锥加锤子将大钱山搞成了两半,这个过程中散了不少铜钱下来,散是避免不了的,我抓起两把看了看,最早的钱看到了汉五铢,最晚的应该就到咸纯年间。

搞出来小罐子,平放地上,我抡起锤子直接砸烂了。

瞬间,十来个巴掌大小的船形银锭掉了出来!泛着雪花一样的光泽!一同掉出来的还有张氧化到发黄的烂纸。

雪花银,二十五两雪花银!这些船形银锭很奇怪,质量上乘,纯度极高,要比当时军饷银成色好太多,那张纸应该是当时的一封信,现在烂了,字迹大半看不全,但还能看到一部分。

“景定二年秋,甲戌,美人苗氏生皇子,德音同庆,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赐诸军缗钱一千两。”

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赏银,可既然是赏银,那当年应该分给全军将士才对,怎么会集中藏在一个小罐子里?

我皱眉暗自猜想其中门道。

这个小罐子,大概存有两百多两,一个普通南宋官兵不可能被赏这么多,一千两均摊下来,一个人能得半两银子就算烧香了。

算一下就清楚了。

电视中演的古代士兵能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把碎银子买酒喝都假的,根据记载,南宋普通士兵一个月的军饷,大概是四百文到六百文区间,折中下算五百文。

一贯钱是一千文,一千文是一两,那五百文也才半两银子工资。

宋代16两相当于一斤,半两就相当于15克碎银子,这点钱也就够喝一次酒,或者找个妹子快活下。

这里有两百多两,不可能是发下来给某人的赏钱,我能想到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当年这笔赏钱是被某个人贪污了,没发下去,这人自己把钱偷偷藏进了这个小罐子中。反正这人在吕文德军中不知姓甚名谁,真是个老六。

银锭刚出土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氧化变黑,太黑了会影响到卖价,我找了个洗脸盆接了一盆水,将十来个银锭全泡在水里隔绝空气,随后我准备砸其他缸。

“谁!”

就此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随后传来一个女的说话声。

“你好,我是租给你房子的房东,听人说你搬了好多大箱子进来,我来想提醒你千万小心,别把木地板刮花了!”

“你在做什么?我能进来看下地板吗?”

我忙大声喊:“不方便!我正在洗澡!地板我会小心!”

此刻我心中将那个中介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他之前告诉我房东在外地!住在这里不会被打扰!

“洗澡?喷头早坏了你洗什么澡?”

我大声说喷头上午换过了!

等了一会儿,门外女房东声音没了,此时我手中还紧握着锤子,不由松了口气。

哪里想到,下一秒,突然听到卡塔一声!

随后,门把手开始缓慢的向左转动。

注释:

雪花银这一名称承载着历史与地域的双重内涵,在不同语境下所指有所不同。

⚱️ 一、历史含义(古代白银的别称)

  1. 来源与称谓
    “雪花银”最早是民间对高纯度白银的雅称,尤其流行于明清时期。宋代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讽刺官员敛财,此处的“雪花银”泛指官银或高纯度白银。清朝官方将标准银纯度定为93.537%(即“户部库平十足纹银”),虽低于现代标准,但在当时已属优质。

  2. 实际形态的误解
    与影视剧中“雪白光亮”的银锭不同,古代流通的银锭因氧化和污垢常呈灰黑色,表面刻有铭文并留有牙印(民间通过咬痕判断纯度)4。大额官银多铸为“元宝形”,小额则切割称重使用。

⛰️ 二、现代含义(云南丽江特产银饰)

  1. 地域与文化属性
    现代“雪花银”特指云南丽江出产的银制品,因当地矿产含玉龙雪山“灵气”,且高纯度银器表面呈现雪花状结晶纹理而得名。纳西族文化中,它被赋予“祛灾避邪”“健康晴雨表”的寓意,认为其光泽变化可反映佩戴者健康状况。

  2. 纯度与分类

    • S990足银:含银量99%,质地洁白柔软,适合制作手镯、手链等简约饰品。

    • S925银:含银量92.5%,加入合金增强硬度,适合复杂工艺饰品(如雕花、镶嵌),亮度接近铂金。

    💎 :部分资料称丽江雪花银为“千足银”(99.9%),但行业主流仍以S990/S925为标。

⚖️ 三、特性与鉴别方法

  1. 核心特性

    • 高延展性:纯度越高越柔软(S990可弯曲不易断)。

    • 易氧化:暴露空气中会先变黄后发黑,但氧化层可还原。

    • 密度与光泽:密度大(10.49g/cm³),手感沉甸;高纯度者呈柔和亮白色,低纯度或含杂质则显青灰。

  2. 快速鉴别技巧

    方法 真雪花银特征 假银特征
    看标记 刻有“S990”“S925”或“Ag925” 无标记或标识模糊
    试手感 光滑细腻,弯曲有韧性 粗糙坚硬,易断裂
    掂重量 同体积下较重 轻飘(可能为铝或合金)
    听声音 落地声清脆尖锐 沉闷(含铅)或高亢急促(含铜)

🏺 四、与千足银的区别

  • 纯度:千足银含银量≥99.9%(国标最高),雪花银多为S990(99%)或S925(92.5%)。

  • 硬度:千足银极软,仅适合作素银首饰;雪花银的S925硬度更高,适用性更广。

  • 文化价值:千足银是工业化标准品,而雪花银承载丽江纳西族工艺与文化符号。

💍 五、主要用途

  1. 饰品与工艺品
    S990用于传统手镯、儿童饰品;S925可制作精细项链、耳环及民族风雕花器皿。

  2. 健康概念产品
    因高纯度银对汗液敏感,丽江当地推广“健康银器”,如保健杯、刮痧板等。

💎 总结

雪花银既是历史货币的雅称,更是丽江地域文化的代表。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