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发财号

5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们正讨论的激烈,小萱端着茶壶进来了,

“把头,你的茶泡好了,云峰,这是你要的咖啡。”

“三克思。”

谢过小萱,我浅尝了口热咖啡,虽然是速溶的,但味道真不错,现在流行喝咖啡,我之前特意买了一包。   “把头,我觉得咱们应该放弃贺城,把主要精力放在找水下狮城的古遗址上,把头你想想,当初水下来前,政府下令推平了贺城大部分房子,反观狮城,

因为当时时间仓促,绝大部分都保存的很完整。”

我喝了一大口咖啡,扯过来一张纸,在纸上画了六个方格,豆芽仔和鱼哥都围过来看。   “你们看,这六个格子代表如今千岛湖六处区域,分别是东南湖区,东北湖区,西北湖区,西南湖区,还有个中心湖区和石林湖区,我和鱼哥下午去

的地方就是中心湖区。”   我指着纸说道:“根据淳安县志上的描述,老贺城在水下东南方向,底下都是残垣断壁了,那咱们就把东南湖区和东北湖区排除,中心湖区靠近千

岛湖镇和渔民村那里,每天都有船和人经过,不太适合咱们作业,而石林湖区以前属于威平镇地界,以前穷的要死,大地主都少,所以也排除掉。”

“那现在,就剩下西北湖区和西南湖区了。”   我快速翻找淳安县志,找到后指着一张图说:“当年狮城分着内城和外城,有钱人都住内城,没钱的农民都住在外城,所以,咱们应该把行动范围

圈定在西南湖区一带。”

把头喝了口茶没说话,

豆芽仔挠头道:“峰子,你说的没错,但有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西南湖区离咱们现在住的这里太远了,而且那边没旅馆,咱们住哪里啊?”   我笑道:“千岛湖为什么叫千岛湖?因为这里有一千多个小岛,有名字的还不足十分之一!绝大部分还都是没人踏足过的荒岛!咱们完全可以把根

据地建在某个无名小岛上!”

豆芽仔一拍手:“秒!这办法好!咱们直接住岛上!没人能发现咱们!”

我看向把头,把头点头同意了。

我看了眼时间,天色还早,于是我叫上豆芽仔一块儿出去买船,我们必须买一条动力小船装东西。

到了中心湖区的渔民村,我讲道:“芽仔,我不懂行情,你多上点心,咱们不能让别人坑了。”

“放心!全包在我身上!”   2006年,千岛湖大力宣传发展旅游业,很多渔民都把自己的船改成了小型观光船,结果呢,压根没多少外地旅客来玩,导致很多船都闲置吃灰了

,卖船的小广告到处都有,便宜的一万多就能买条动力小船。   一连看了几个,我都不太满意,船不破,很新,大小也合适,就是动力声音听起来不行,我嫌跑的慢,要明白,万一出事儿了,船必须跑的快才行

,豆芽仔也同意我的想法。

晚上10点多,一个带着帽子的瘦年轻人找上我们,对方上来就说:“两位兄弟,听人说你们想买条快船?”

我点头问你有?

他笑道:“当然有!走!我的船就在码头那边不远,你们跟我去看一看!”

我过去一看,发现是条六米多长的破木船,动力还是那种手拉的老式发动机。

“哥们,你这不行,不符合我们要求。”我说。

他急道:“怎么就不行!我这船叫箭鱼号!你们打听打听!我这船在千岛湖那是出了名的快!”

豆芽仔大声道:“你当我们是冤大头呢!我看你这箭鱼号是出了名的沉的快吧!”

他立即跳到船上,冲我们招手:“我说再多也没用!你们上来感受感受!”

我和豆芽仔将信将疑上了船。

连钥匙也不用,他猛的一拉发动机!

我去他个乖乖…..那起步速度简直了,我差点没站稳摔水里!速度可以用离弦之箭来形容,嗖儿的就走了!

我从没坐过这么快的船,可能跟摩托艇差不了多少,溜了一圈回来后我当场决定,不管多少钱!我一定要买下这条箭鱼号。

“怎么样?没骗你们吧?快吧?”

“不跟你们多万,一口价,四万八!”   豆芽仔以前是渔民,他多少了解价格,一听报价四万八,豆芽仔立即说:“你这船怎么这么便宜?不会是你偷的吧!我们是守法公民!你要是偷来

的船我们可不要啊!”

“怎么可能是偷的!这他妈是我自己的船!只不过暂时没证儿!”

“啊?”

豆芽仔道:“搞半天你这是条黑船啊!”

对方不耐烦道:“反正情况就这样!你们要不要的!赶紧给我个准话!”

我把豆芽仔拉到一旁,小声说:“买了吧,这船完全符合我们要求啊。”   豆芽仔压低声音说:“峰子,你别急,他这船非法改装,还他妈是黑户,最少能在便宜个一万块钱,咱们就说考虑考虑,回头想好了再联系他。

“就万把块钱,费气掰咧的,算了吧。”

“峰子,万把块钱就不是钱了?万把块钱够我花十年了!你别管,听我的。”

豆芽仔跑过去和人说:“哥们,我们再考虑考虑,留个电话吧,回头联系你。”

“这还考虑什么,你们要知道,我这船光改装发动机就花了一万多块啊。”

豆芽仔呵呵笑道:“现在定也行,就是价格嘛…..能去个两万块最好。”

“什么!”

“我看你们压根不是诚心买船的!看到那边儿亮着灯的超市没?你们去买十个皮桶!五块钱一个!然后回去拿绳子绑上当船用吧!”

“大哥!你先别走!”

我追上人说:“你多少给便宜点!我现在就能给全款!”

“你不要讲了!最低四万五!”

“行!”

我来前带的钱足够,当场交钱在路边签了合同。说是合同其实就是一张写在纸上的口头约定,没什么法律效应,我也不在乎。

人拿钱走后,豆芽仔气冲冲道:“峰子,你真是个败家子儿!明明咱们能省下一万块的!”

“呵呵,行了,走,咱们去喝杯扎啤。”   我的消费观和豆芽仔不一样,费劲儿扒拉磨半天嘴皮子,它便宜个几千块能怎么着?能发家致富吗?不能,我认为钱必须靠赚出来!不能靠省出来

“喂,把头,船买好了,你们都带上东西过来吧,我和豆芽仔在渔村大排档这里,咱们从这里买上东西直接出发了。”

等把头过来期间,我买了大量纯净水和饼干泡面之类吃食,全转移到了新买的小船上。

十一点多,我们坐在一起吃夜宵,由于靠近码头,湖风吹过来十分凉爽。   点的菜里没有鱼,因为我知道实情,所以不敢吃湖里的鱼,有道千岛湖特色菜印象深刻,叫什么米粿?里头有猪下水,豆腐和丸子,颜色是暗棕色

,黏拉吧唧的,看起来就跟一碗狗屎一样,但加一勺辣椒油,吃起来却格外香。

买新船都要放鞭炮起名字,鞭炮我们就省了,名字得改,因为箭鱼号不好听,我说咱们应该叫“显生号”,把头当即给了我一巴掌。

豆芽仔说应该叫“陆峰号”,取自我和他名字。

鱼哥说应该叫“寻宝号” ,意思是寻找到水下失落的宝藏,小萱说应该叫“淘金号”,寓意淘到黄金。

最后吵来吵去,最后还是我拍板的,我把新船起名叫“发财号”,这名字既贴切又不失文雅,我们不是来玩的,我们就是来这里求财的。

就这样,12点多,我们一行五人带着所有的装备物资和行李,在夜色掩盖下,开往了千岛湖西南湖区。

船上没灯,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前方一片黑暗,我们路过了一座座岛屿 ,密山岛,桂花岛,龙川岛……

有的岛边有渔船停靠,或者树上挂着黄布条的,就代表这座岛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而我们要找的是那种被人遗忘的小岛。

小船到达深水区,一路向西南方向开,逐渐的,原本宽敞的水面开始变得狭窄。

当路过新安江大坝,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开到了哪里,周围渐渐有了雾气。

突然,小萱喊:“快看!前边儿有个小岛!”

前方不远,出现了一个黑色小岛,   远远看着,我只觉那岛上怪石嶙峋,没一点人气儿,看起来格外的荒凉。

注释:

新安江大坝(即新安江水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的桐官峡谷,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工程,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


⚙️ 一、工程概况

  1. 历史地位
    始建于1957年4月,1960年4月首台机组发电,1965年12月全面竣工126。作为“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它开创了中国大型水电站自主建设的先河,周恩来总理曾题词称赞其意义。

  2. 技术参数

    • 坝体结构: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105米,坝顶长466.5米。

    • 水库容量:总库容220亿立方米,形成面积580平方公里的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湖中1078个岛屿构成国家5A级景区。

    • 发电能力:总装机容量66.25万-84.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8.6亿-19.6亿千瓦时。截至2020年,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3. 核心功能
    以发电为主,兼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建成后保护下游30万亩农田免受洪灾,并为华东电网提供调峰支持。


⚖️ 二、社会与生态影响

  1. 移民牺牲
    建设淹没淳安、遂安两座千年古城及1377个自然村,30万亩耕地被淹,29.15万居民搬迁,是新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事件之一。

  2. 生态效益

    • 千岛湖:湖水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82.5%,年均气温17℃,成为“天下第一秀水”旅游胜地。

    • 防洪作用:2020年首次9孔全开泄洪,有效缓解流域超历史水位险情。


📅 三、建设历程与技术突破

  • 快速施工:原计划5年,实际3年完成主体工程,1960年即实现发电。

  • 技术创新:采用中国首例混凝土宽缝重力坝设计,节约建材并提升稳定性;开挖首条过河地质探洞保障坝基安全。

  • 荣誉: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 四、旅游与文化价值

  • 景点开放:大坝景区门票约15元,可参观泄洪闸、发电厂房及周总理视察纪念点。医务工作者曾享免票政策。

  • 关联景观:千岛湖景区(岛屿观光、密山泉传说)及周边富春江小三峡,形成“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


关键参数速览表

项目 参数
坝高 105米
坝长 466.5米
总库容 220亿立方米
年发电量 18.6亿~19.6亿千瓦时
移民数量 29.15万人
岛屿数量(千岛湖) 1078个

💎 总结

新安江大坝不仅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里程碑,更以巨大社会代价换取了长期综合效益——它抵御洪灾、点亮华东,并催生了千岛湖这一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世界级景观。其“自力更生”的建设精神,至今仍铭刻于大坝巍峨的身影中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