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把头借鸭

5次阅读
没有评论

 

看鱼哥发愣,我赶忙说道:“还能是谁鱼哥!就你那只鸭子啊!回声鸭!”

鱼哥反应过来,他顿时大笑:“你说那鸭子啊,我都快两年没见到它了,它可能早不认识我了。”

“不可能鱼哥!它肯定认识你!那鸭子当初就像只跟屁虫一样!你去哪儿它就去哪儿!”

我们一商量,都觉此计可行,怎么关键时刻把它给忘了。

“回声鸭”可不是普通家禽,那是李鸭子后代高手训练出来专门为了水下寻宝的,那鸭子极通人性!   我一连打了几个电话,跟行里人打听回声鸭这两年去向,最后是通过一个朋友的朋友得到了消息反馈,朋友说回声鸭从去年三月份开始,貌似一直跟着一

伙人人在四川岷江水域活动。

四川岷江有什么?

都不用想,百分百是张献忠的沉银宝藏。

圈子就那么大,当你在圈子里混到了一定高度,就算不认识对方,那也能通过朋友的朋友要个联系方式或者说句话什么的,而我自认为我有这张脸。

结果,联系了半天,那边儿人压根不想搭理我。

豆芽仔还笑话我道:“峰子,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行了?”

“你滚蛋。”

我看着手机,咬牙切齿:“妈的,怎么我堂堂神眼峰的面子在道上这么不值钱。”

随后还是把头出面联系了。   对方的把头在电话中声音冷漠说道:“王把头,我知道你意思,鸭子是我们从洛阳租来的,我能养活手下的兄弟们全靠这鸭子帮忙,你现在跟我说想

借用两天…..这恐怕不好办啊。“”

我在旁听的清楚,顿时攥紧了拳头。   把头不慌不忙,开门见山般说道:“老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眼下我们遇到了瓶颈,急需这鸭子来破局,我们租借一个月,租借费你可以说

个数。”

“这…..王把头,你们真这么着急?”

把头说急用。

那边儿沉默了几秒后才说:“借一个月也行,我们就当停工一个月,租借费的话….就五十万,你们看能不能接受这个数?”

把头直接答应了,眼都没眨。

对方见我们这么干脆,直接问了我们接头地点在哪里,并且表示会亲自开车把鸭子给送来。

豆芽仔在旁急的抓耳挠腮,这边儿把头一挂电话,豆芽仔面色通红立即道:“借一个月五十万!这伙人是不是抢钱啊!”

我摇头:“行了,别瞎发牢骚,多少钱咱们都得花,这事儿怨咱们自己,两年前就应该花十万把那鸭子买下来,要那样,现在咱们也不用受制于人。”   现实就是这样,两年前我们没想到今天会来千岛湖,两年前十万一只鸭子觉得真的太贵,现在呢?五十万租一个月,还得低声下气求对方,这还是靠

着把头的面子,要我去谈,估计就算给钱人也不外借。

行里有句话叫“走宝”,回声鸭其实就是个宝,我们走宝了。   05年到07年,这伙儿在岷江活动的人后来大部分都被逮进去吃窝头了,他们一年整个大几百万非常轻松,目前整个市面上能见到的西王赏功金银币

,还有带有长沙字戳的大银锭和整张金册,百分之八十都是这伙人捞出来的,帽子没通过他们查到我们头上,这算不幸中的万幸。

江口出了这么多东西,可能有人会问千岛湖就没出什么厉害东西?

当然出了,只是普通人都不知道而已,卖的人也是闷声发大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的传世真迹屈指可数,其实早在1998年夏天,西北湖区水底有个绍公夫妇合葬墓被发现了,出水了一件一米五高

的雕花青石碑墓志铭,碑文上的两百多个文字就是陶渊明亲笔为他姑母写的,陶渊明姑母就是东晋兵部尚书洪绍的老婆陶阿静。   这块石碑最早从千岛湖出来卖了九万,到了2000年初,历经倒手三次,已经有人出价到了七百多万,至于现在石碑到了哪里,别说我不知道,就算

知道也不能说。

把头说搞大货,就是指这类东西,一件几百万。

下午天气不错,小萱非拽着我陪她钓鱼,来这里几天了,别说人,连个鬼影子都没看到,周围风景幽深秀丽,真就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我坐在石头上意兴阑珊道:“你钓的鱼你自己吃啊,我是不吃,这湖里的鱼都是吃死人肉长大的。”

小萱托着下巴道:“云峰,我发现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解风情,你难道看不出来?钓鱼是假,我就是想单独和你聊聊天儿。”

我道 :“聊什么?咱两天天见面,能有啥好聊的。”

小萱点了一根烟,她望着一望无际的湖面吐了一个烟圈说:“云峰,你想没想过结婚?”

我摇头:“没有,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后成家,等我完成目标再说。”

“什么目标?”

“三十岁前攒一个亿啊。”

小萱眼神一黯,淡淡说:“那还要等十年啊。”

“有鱼咬钩了!”

我还没想好怎么接话,鱼竿突然动了。

小萱刚拿起来,鱼竿瞬间被压弯!巨大的力道差点将她拽到水里!

小萱用尽全身力气向后仰!她涨红着脸冲我大喊:“我快撑不住了!”   我刚接手鱼竿,顿觉水下一股大力传来!紧绷的鱼线仿佛随时都会断掉!小萱让我撑住!她迅速脱了上衣,嘴里咬着她的玛瑙刀,噗通一声就跳

进了湖里!

我双脚用力蹬地,死命向后拽鱼竿!就算这样!我还是被水下那东西带的不断往前走!

小萱跳下水后,也就一分多钟!湖水突然红了一大片!像是被血染红了!我吓了一跳,导致鱼线砰的一声崩断了!

我准备跳湖里寻找小萱踪迹,就这时,小萱哗的一下破水而出,只见她双手抱着一条体型巨大的青鱼!

小萱脸上透漏着兴奋。

“云峰快看!好大的鱼!”

我松了口气,帮忙把鱼拖了上来,这条青鱼快成精了,目测体重超过一百斤了,就这么被小萱一刀扎死了!我没想到她会这么生猛!

小萱舔了舔嘴唇,高兴说道:“晚上可以改善生活喝鱼汤喽!”

小萱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又对我说:“对了云峰,刚才我好像看到水里有座大石桥。”

“大石桥?”

小萱点头:“嗯,在水底,刚才晃了一眼没看清楚,应该是一座桥,大概就在那个位置。”她指向一处地方给我看。

大石桥…..

我脑海中快速回忆老淳安县志上的那张手绘地图。

会不是妥桥?   光绪年间淳安县志记载,在洞桥村北边儿,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桥就叫妥桥,而妥桥周围立有三座贞节牌坊!贞节牌坊门头冲着的方向,就是

古狮城的南门入口!

“你刚才有没有看到牌坊!”我赶忙问。

小萱摇头: “没有啊,只看到一石桥。”

这咋回事儿?我心里琢磨,那时候的贞节牌坊最起码有三四米高,就算在水底,要是牌坊挨着石桥,应该一眼就能看到才对。   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亲自下水一探究竟。

注释:

“沉银宝藏”指四川眉山彭山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出的张献忠沉银文物群,其核心是1646年张献忠与明将杨展江口之战中沉入岷江的巨量金银财宝。


📜 一、历史背景与传说

  1. “千船沉银”的起源
    1646年,张献忠兵败撤离成都,携历年掠夺的财宝沿岷江南下,在彭山江口遭明将杨展伏击。据《蜀碧》记载,张献忠“装金宝数千艘”沉于江中,民间由此流传“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寻宝童谣。
    争议焦点:此前史学界对沉银真实性存疑,因正史未载。2017年考古发掘以实物证据终结争议。


🔍 二、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

  1. 科学发掘与核心文物

    • 规模:2017年至今共6期考古,累计出水文物 7.6万件,含金册、银锭、兵器、首饰等,涉及明代20余府州县地名。

    • 关键证物

      • “西王赏功”钱币:张献忠赏赐部将的勋章,确认沉银归属。

      • “蜀世子宝”金印:明代蜀王世子信物,国家一级文物。

      • “长沙府五十两金锭”:印证张献忠劫掠湖广的路线。

    • 技术突破:国内首次内水围堰考古,枯水期抽水发掘,将水下转为陆地作业。

  2. 历史意义
    文物实证了明末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及战争史:

    • 金册、银册揭示明代藩王册封制度;

    • 兵器与船具还原江口之战场景;

    • 多元产地银锭反映张献忠流动作战范围。
      专家评其为“中国唯一被科学发掘的传说皇家宝藏”,与三星堆、金沙同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三、江口沉银博物馆:宝藏的“新家”

为保护与展示这批文物,全国唯一金银器主题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将于2025年6月试运行,核心信息如下:

项目 详情
位置与规模 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两江交汇处;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63万㎡,投资8.62亿元。
设计理念 外立面砖红色GRC板材模拟考古河床,融合“地质分层”“天圆地方”概念。
展陈内容 4大展厅陈列7.6万件出水文物,重点展示金册、蜀王金宝、西王赏功币等;复原张献忠逃亡路线及沉银场景。
配套功能 含文物库房、西南水下考古中心、青少年科普基地,目标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及“鲁班奖”。

🌍 四、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1. 破解历史谜题
    考古确认沉银为战败遗落(非主动埋藏),终结300年传说争议,重写明末四川历史叙事。

  2. 文旅经济赋能

    • 博物馆预计新增就业300余岗,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文创升级。

    • 与三星堆、金沙构成巴蜀文旅“黄金三角”,推动彭山成为研学旅游目的地。

  3. 公众参与典范
    考古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首创“公众考古”模式,拉近历史与民众距离。


💎 结语

江口沉银以实物重现明末中国的动荡与繁华,而博物馆的建成将这段“金银传奇”从江底推向公众视野。2025年6月开馆在即,可亲赴彭山,直面金册映光、银锭沉沙,感受历史尘埃中闪耀的文明碎片。正如专家所言:“沉银不止于财富,更是一部明代社会史的立体画卷。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