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把头,你不是在岛上?”
“你回来了云峰,坐,文斌你也坐吧。”
今天风和日丽,码头这里不少大人领着小孩儿在玩耍,到处都是一片祥和模样。
但鲜为人知的是,刚刚就在不远处的小岛上发生了极其血腥的命案。
湖风吹来,把头一头银发在风中翩翩飞舞。
这一幕,顿时吸引了好几个散步老太太的目光,其中就有个带着墨镜手拿相机的老太太,这老太太像是大城市来千岛湖旅游的,她过来笑着说想请把头给自己拍两张纪念照片。
鱼哥挤眉弄眼,把头却委婉谢绝了人家,说自己不会用相机,老太太随后便走了。
这就叫把头对我的言传身教,行走江湖,少碰女人。
其实把头五官很耐看,如果能再年轻个三十岁,如果他脸上皱纹在少一些,那估计在把头的个人魅力前连巅峰时期的我也要退让三舍。
我心里有鬼,说话就心虚,因为这次我单干差点就害了自己和鱼哥。
我坐在石凳子上,搓手笑道:“把头,我最近听说福建今年的九天流香新茶下来了,九万块钱一斤,那边儿我有朋友,改天我买点,到时给把头你尝尝。”
把头轻轻放下保温杯,道:“你最近不是不爱喝茶了,你喝的那什么…”
我忙说:“烤菲!爱拉屋烤菲。”
“你呀你呀,云峰,我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这次的事儿你虽然处理了,但处理过程瑕疵很大,你知不知道错?”
我表面点头说我知道,实际上我心里在想:“我错了??我错哪儿了!啊!我错哪儿了!结果我不但带着鱼哥全身而退!我还挣了几百万!我错哪儿了我!”
但这些话也就心里想想,表面上我绷着个脸道:“我明白,我不该拿自己的命和鱼哥的命来赌,这样不对,万一镇海帮狗急跳墙,那我得不偿失。”
此时鱼哥在旁帮我说话:“把头,云峰这次虽然有些莽撞,但他对人性的把握和对危机随机应变的能力非常强,我可是目睹了。”
把头颔首:“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那这些年我全白教他了。”
听到这儿我才反应过来,原来鱼哥早就暗中把我和李湘灵合作的事儿告诉把头,要不然把头现在人不会在这里。
把头语重心长对我说:“云峰,我知道你以后想自己独当一面,你想证明自己的做事能力,我王显生也从没有怀疑过你的潜力,但你千万记住,不管对手强弱,做事不可莽,三思后动。”
“就说这次,李湘灵既然能当上镇海帮的帮主,那他就不是个头脑简单的普通人,他怎么会不留一个人看着岛?如果你细心点儿,提前猜到他在岛上设了埋伏,那你可以将计就计,以银子为诱饵来做场局,让他们先内乱然后自相残杀,最后你在出面坐收渔翁之利。”
我听的不住点头:“是啊把头,你这个办法更好。”
把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办法,我只是在帮你分析局面,所谓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藏身避芒,以人为棋,云峰啊,如果让我来对付宁波人,这些人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以人为棋”….
当初我被关在精神病院,小报童诸葛青也说过一模一样的四个字。
晚上没休息,我顿时打了个哈欠,太困了,现在就想洗个澡睡觉。
把头教我以人为棋,这就好比让一个初中生去研究大学奥数,纯瞎玩儿。
同时我也不想学,完全没兴趣,因为我觉得每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不一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将来就算我项云峰不以人为棋,那我也能胜天半子。
“对了把头,刚才我看到有条船,船上有四个人,那是你找的人吧?”
“是,那几个人是我从四川叫来的朋友,他们都是袍哥会的高手,一旦岛上情况失控,那几个人就会出手救下你。”
“我去…..不是吧把头?难道那几个袍哥会的人能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
把头笑着说:“差不多吧。”
我顿时眼眶有些湿润,这就好比新手学溜冰,我在学习,把头不打扰,而是就在旁边专心护着我别摔倒,这怎么能不让我感动。
袍哥会历史悠久,比较神秘,我作为一个80后出生的年轻人,对他们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一些。
万事义当头,不服咱就干,袍哥的爷们从不拉稀带摆。
按照过去老一辈读书人的解释说:“袍哥即烧香结盟之党会人也,流于匪类者歃血为盟,同仇敌忾者也,或曰袍人,又名帽顶。”
袍哥分两种,一种叫清水袍哥,这类袍哥大都是官绅子弟,脚踏黑白两路,动文不动武,还有一种叫混水袍哥,在过去个个都是有高强武艺的绿林人士。
说个有名的事儿,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地区军阀组织混乱,那时候商队们被军阀兵抢的痛不欲生,于是这些商队头头就联合起来出了笔钱,请袍哥会出面帮忙,效果立竿见影,袍哥会直接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商道”,凡是在这条商道上路过的商队,各界军阀全要给面子。本地军阀会怕袍哥?当然不怕!但他们怕麻烦,因为袍哥会里很多高手来无影去无踪,能上房揭瓦,杀人于睡梦中。
我跟了把头这么多年,还是摸不准把头在江湖上的人脉网到底有多深。
换句话说就是,我不认识的人他认识,他认识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想了想问:“把头,船上有个带黑纱斗笠的人,感觉非常神秘,那人究竟是男的是女的?看身高我觉得是个男的,不过我看那屁股和腰段儿,又好像是个女的。”
把头刚喝一口水呛到了。
把头怒声道:“你的观察点还挺特别!你观察人家屁股干什么?是男的是女的很重要?”
“嘿嘿,不重要把头,我就是好奇,随便问问,你要是不想告诉我就算了。”
把头道:“这这话要是让那人听到了,恐怕你现在已经人头离家了。”
鱼哥道:“把头,这些银子到手了,咱们是不是应该赶快变现,换成钱。”
把头点头:“文斌说的不错,云峰你这两天物色个合适买家,让两分利出去,尽快把东西换成现金。”
把头又看向湖面,淡淡说:“现在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谁也不好说什么时候起来风浪。”
鱼哥反问:“要是起了风浪了咱们的船怎么办?”
把头想了想,面无表情跟我和鱼哥说了八个字。
“轻装简行,乘风破浪。”
注释:
袍哥会(又称哥老会)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活跃于四川(含今重庆)、云南、贵州等地的民间帮会组织,与青帮、洪门并称“民国三大帮会”。
一、起源与定义
-
名称与渊源
-
“袍哥”取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寓意“同袍兄弟”,象征患难与共的义气。
-
前身为清初四川游民团伙“啯噜子”,乾隆年间规模扩大。道光年间,四川人郭永泰吸收天地会(洪门)的组织形式,以郑成功《金台山实录》(后称《海底》)为纲领,在永宁(今泸州叙永)开“荩忠山”,正式创立哥老会。
-
反清复明是早期宗旨,后期逐渐演变为地方自治互助组织。
-
-
社会基础
-
成员涵盖士绅、商人、农民、士兵、乞丐等各阶层,形成“仁、义、礼、智、信”五堂:
-
仁字堂:士绅地主为主,地位最高;
-
义字堂:商贾阶层;
-
礼字堂:地痞、士兵、盗匪;
-
智字堂:贫农、手工业者;
-
信字堂:下九流职业者(如卖唱、搓澡)。
-
-
至1940年代末,四川成年男性70%加入袍哥,重庆城区比例高达80%,形成“清末无倥子(非袍哥者)”的民间生态。
-
二、组织结构与运作
-
等级与分工
内部按“十排”分级,但忌四、七、八排(因谐音不吉):-
头排:舵把子(龙头大爷),掌最高决策;
-
三排:当家三爷,管钱粮内务;
-
五排:红旗管事,主外事交涉;
-
六排:巡风六爷,负责情报侦察;
-
十排:老幺(幺弟),基层执行者。
-
俗谚概括:“内事不明问当家(三爷),外事不明问管事(五爷)”。
-
-
仪式与帮规
-
重要集会:农历五月十三“单刀会”(纪念关羽)、腊月“团拜会”等。
-
入会仪式:新成员需三人担保,在关公像前宰香立誓:“若有弯横倒拐(背叛),大刀之下丧残身!”。
-
严苛帮规:违“红十条”(如忠孝义气)者升,“黑十条”(如叛变通敌)者处死。
-
三、历史作用:从反清到革命
-
辛亥革命的核心力量
-
保路运动(1911年):清廷强收川汉铁路权,袍哥组成“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迫使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导致武昌空虚,间接促成武昌起义。
-
西北起义响应:陕西哥老会联合新军光复西安;宁夏、新疆袍哥起事牵制清军。
-
-
民国时期的双重角色
-
地方实际掌控者:四川军政府首任都督尹昌衡自任“大汉公”舵把子,各地官员需拜码头方能施政。
-
军阀化与消亡:部分袍哥武装演变为军阀(如刘湘、范绍增),1949年后抵抗解放军被镇压,1950年被定性为“黑社会”取缔。
-
四、文化影响:从江湖隐语到方言基因
-
语言遗产
袍哥“切口”(黑话)大量融入四川方言,至今常用:-
正面词汇:扎起(力挺)、落教(守规矩)、抽底火(揭老底);
-
负面词汇:臊皮(丢脸)、散眼子(散漫)、方起(让人难堪)。
-
-
行为伦理
-
“仁义”至上:互助精神塑造川渝人“耿直豪爽”的地域性格;
-
江湖规则:民间纠纷常由袍哥“摆茶碗阵”调解,认为比官府更公正。
-
五、争议与消亡:过渡性权力的终结
-
局限性:革命后陷入权斗(如陕西万炳南与张云山内讧),被旧官僚利用,最终遭袁世凯镇压。
-
性质争议:既有互助公益(清水袍哥),亦有暴力掠夺(浑水袍哥)。新中国以“封建帮会危害法治”为由铲除其组织,但肯定其在革命中的贡献。
-
现代反思:学者王笛指出,袍哥是“传统社会权力真空的过渡产物”,其消亡象征民间自治模式在法治时代的终结。
袍哥会作为近代中国最庞大的民间自组织之一,既是反清革命的火种,也是地方社会的平行权威。其兴衰映射了传统江湖伦理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碰撞,而深植于川渝方言与集体性格中的“袍哥基因”,至今仍在火锅氤氲与茶馆喧嚣间隐约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