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无奈 #镇国级文物

5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国家级的大地宫,这是当时姚玉门的原话。

带国级二字,出土的东西,那必然也是国级的东西。

何谓国级文物?

各位平常可能古董接触的少,我就这么告诉你们吧。

独一无二,大国之重器!这就叫镇国级文物。

按照故宫博物院的评级来说,就是国家一级甲上文物,国家一级文物,国家二级文物,国家三级文物,一般文物。

金缕玉衣那种东西也只被定到了一级甲上,这是因为金缕玉衣不是独一无二的,迄今为止,准确统计的数,一共发现了二十一件半金缕玉衣。

那些镇国级文物,都是要高过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之类的,那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国之重器,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曾侯乙编钟套组,青铜血方壘,马踏飞燕,这些都是。

姚玉门当时为何心生退意?

这个时代,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流出国的,只能流在内地市场,可也无人敢收,因为不管你上到哪个大拍,买家收藏家多么牛逼,最后的结果往往只有一个。

永久归存国家博物馆。

这东西一旦出世,官面上必会一查到底,最后,会在额外赠送一个终身制的永久监狱居住权大礼包。

驰骋盗墓行四十六年,号称鬼眼断龙脉的姚文忠姚师爷,在一七年十月十七号吃了枪子,平常人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他动了最不该动的东西。

姚玉门想退出,是因为她害怕了,可这样孙家兄弟就不乐意了。

当时的气氛很紧张,小平头姚文策脸色阴沉的害怕,双方意见不合,剑拔弩张。

你问我当时怕吗?

说实话,我当时七分害怕,三分好奇,害怕的东西不必多说,我好奇的是,地宫后的石门里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就像对面是未知世界,里面有何尚未面世的镇国级文物?

不得而知。

我们当时只是北方派的一个小团队,当时的道上,比我们厉害的团伙比比皆是,就算打开了地宫门,就算破解了自来石进去了,拿出来了里面的东西,我们顶不住这个后果。因为石门里的东西就像个定时炸弹,只有你敢拿出去,你敢卖,那就完了。

下面对讲机的信号不好,还是我把眼前发生的事告诉了王把头。

对讲机里沉默了好久。

“各位,”红灯一亮,对讲机里传来王把头的说话声。

“老大老三,云峰,姚家姑娘说的没错,此事……比事已经超过了我们能安全脱身的范围,你们上来吧。老二……老二不找了。”

听了王把头的话,一向冷静的孙老三揉着头发,他双眼通红,像发了疯似的,不断用脚踹着大石门,“你妈!你妈!艹你妈!”

巨大的石头门巍然不动,半空中只飘下来淡淡灰尘,孙老三无力的坐在石门前薅着头发。

我鼻头一酸,也有些难受,二哥是我们团队里的活宝分子,他突然失踪凶多吉少,我们想救人,却找不到他一点踪迹,他就这么在这座西周墓里凭空消失了。

除了那种压力外,我们当时没能进去,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是因为门后面那块自来石。

自来石也叫封门石,是古代防盗墓的基础手法之一,很多墓葬里都有自来石,比如说明神宗朱翊钧的墓葬,就是万历皇帝,那里面就有一个一米六长的自来石,这是墓葬机关术的一种。

有人研究发明机关,那自然就有人研究破解机关。

想要破解这种硬性的机关进到里面,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办法。

牛鼻环智取和人力蛮干。

比较有名的一件事,当初孙殿英盗慈禧墓的时候就碰到了自来石,当时孙殿英用的办法就是蛮干,靠着一个营的壮汉,最后用上百斤的军用炸药炸开了大门,炸断了自来石,最后盗走了夜明珠,翡翠白菜,九龙宝剑等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

还有一个办法,行内人叫牛鼻环引偏法,这都是孙老三后来告诉我的。

你们见过牛鼻子和牵牛用的那种铁环吧?

就是中间挖空留着,两边留出来小洞,已便能拴上绳子。

是这么干的。

先看准门后自来石的位置,外面用锤子凿子在门表面凿出来牛鼻子的形状,这样透过门缝就能看到里面反顶着的自来石。

然后需要用到一种叫半圆龙爪的自制工具,北方派叫半圆龙爪,南方派叫拐子针。

当初国家考古队想尽了各种办法(除了炸药),都没法去掉定陵石门后的那块一吨半重的自来石,最后他们还是参考古籍文献,也有人传是找来了正在监狱里服刑的盗墓贼帮忙,这才能完好无损的打开了定陵。

半圆龙爪和拐子针,这名字初听的复杂,实际上原理很简单。

拐子钉,它是一种一端有长柄,而另一端为半圈形的金属器物。先将拐子钉从门缝当中伸入,然后把圈形的部分套在自来石上面,再用绳子把拐子钉穿过打好的牛鼻子凹槽里,如此一来,最后用力气在外面用力向左或者向右拉绳子。

等里面自来石的位置发生了偏移,那这个防盗机关就破了,人们就可以推开石门进去了。

自来石只是古代墓中机关术里最常见的一个。

千百年来,从人们开始信奉入土为安开始,盗墓的和反盗墓的,一直就没消停过,谁技高一筹,谁就能笑到最后。

当晚半夜三点多,我们一行人还是从盗洞爬上来离开了,坑上面王把头的脸色很不好看,作为在这一行混了半辈子的,王把头在某些事上还是有分寸的。

超过两三吨的封门石,就算用上拐子针绑上绳子,单凭我们两三个人也拉不开。

王把头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他一边让孙老大尽快联系买家,把那七八袋子青铜器尽快变现,同时另一方面,王把头联系一颗痣,让她手下那帮人尽快想办法把盗洞回填。不能在原地留下痕迹,我们要尽快抽身离开顺德暂避风头。

同时王把头还严厉叮嘱我们,让我们不要把今晚的事传出去,以免给自己招来牢狱之灾。

从小一块长大,一块喝酒一块发财的孙家三兄弟,现在突然没了一个。

在把头的催促下,孙老大无奈的开始了他卖米郎的工作,尽快把那些青铜器变现。

不知道啥时候能卖掉换成钱,等待的日子过的很慢,孙老三天天喝的酩酊大醉借酒消愁。

我看到了,有时孙老三握着酒瓶子,半醉半醒的会一直自言自语。

“往常,这时候二哥你是最开心的,嚷嚷的声音最大的,因为快分钱了。”

“二哥,你……你到底在哪。”

“快回来分钱吧。

 

注释:

 

中国文物定级体系将馆藏文物分为珍贵文物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进一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中,极少数被认定为一级甲等的文物方可称为“国宝”。以下是关于国家级文物的定级标准、特点及代表性文物:


一、国家级文物的定级标准

  1. 一级文物
    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具体包括:

    • 反映中国各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经济政治制度及社会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 体现重大历史事件、中外交流、民族关系、抗侵略斗争的代表性文物;
    • 历代著名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的作品或遗物;
    • 材质珍贵、工艺精湛的器物(如玉器、青铜器、瓷器等)。
  2. 二级文物
    具有重要价值,但存量较多或存在某些缺陷,例如:

    • 反映地区或民族特色的文物;
    • 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关联文物;
    • 材质贵重但历史价值一般的文物。
  3. 三级文物
    具有比较重要价值,但存量较多或保存状态较差,例如:

    • 区域性非主要文物;
    • 艺术水平较高但受损的作品。

二、国宝级文物的认定

国宝特指一级文物中的甲等,需通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强调其作为中华文明核心见证的地位,而非单纯的经济价值。例如:

  • 后母戊鼎(商周青铜器,现存最大青铜器);
  • 越王勾践剑(春秋青铜剑,千年不锈);
  • 曾侯乙编钟(战国乐器,改写世界音乐史)。

三、代表性国宝级文物举例

  1. 青铜器
    • 四羊方尊(商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青铜铸造巅峰之作,融合圆雕与浮雕技艺。
    • 何尊(西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铭文首次出现“中国”一词。
  2. 玉器与金器
    •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河北博物院):用2498片玉片和1100克金丝制成,象征汉代丧葬制度。
    • 太阳神鸟金饰(商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体现古蜀文明。
  3. 书画与文献
    • 清明上河图(北宋,故宫博物院):描绘汴京繁华,宋代风俗画代表作。
    • 甲骨文(商代):记载早期文字与历史,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完整龟甲。
  4. 科技与工艺
    • 马踏飞燕(东汉,甘肃省博物馆):青铜雕塑杰作,展现汉代铸造技术与艺术想象力。
    • 战国水晶杯(杭州历史博物馆):早期水晶器皿的罕见精品,工艺精湛。

四、定级流程与保护

  • 鉴定机构:由国家文物局主导,需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评审。
  • 保护法规:根据《文物保护法》,国宝级文物禁止私自交易或出境,由国家统一管理。

如需了解更多文物名录或具体定级案例,可参考文化部及博物馆官方文件(如《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