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六个计划

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小霞!”

“小霞你在哪儿!”

元宝大声呼喊,我们也帮忙找。

按元宝说的,小霞根本不会走远。

破房子北边儿,不到两百米是一大片荒地,长了大量纤纤菜和布布丁,她拿着个篮子,刚才就在这里摘菜。

有句话说的很准,你越怕什么的时候,就越来什么。

元宝在荒地一头找到了竹框,摘好的布布丁散落一地,人没了踪影。

小霞有身孕,她肚子里是李家的种。

鱼哥护着把头,紧张的注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荒山野岭。

李爷朝天上愤怒的打了两枪,怒声道:“老宋家的杂种们!有种出来见老子!害女人害小孩儿!还他妈是不是男的!带不带鸡x!”

“砰!”

“出来!”

“出来啊!”

小霞失踪了,元宝六神无主,他像块木头似的杵在原地,呢喃着说:“都怪我,都怪我….这时候我不该让她一个人出来挖野菜,我不该。”

“快过来看!这里有个手机!”

刚才都没注意到,青姨看到了。

在破篮子最底下放着个手机,被野菜挡住了。

手机是新款的摩托罗拉,有卡。

小霞自己没手机,这是谁的?

青姨翻看了对方留的一条短信,顿时脸色难看。

短信只有一行字。

“李老鸭,血债血偿,替这姑娘收尸吧,为了让你早点抱上重孙儿,我们帮你加快速度,呵呵,不用谢了。”

看了短信,李爷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在抬起头来,没他了刚才的气势,双眼老泪纵横。

如果….如果真发生了,李爷就是在短短一天之内,痛失两位至亲,准确说应该是三位。

“不对….”

现在最冷静的就是把头,他皱眉说:“不对,我提前选好了地方,我们才刚过来一天,对方不可能这么快找过来,唯一的可能……”

把头的眼神,挨个扫视过在场的所有人。

把头声音冰冷:“是有人卖了我们…..”

我一愣。

小萱豆芽仔在老太太那里,我自己没做!我没有!

元宝和李爷更不可能!

在场的还有谁?鱼哥,把头,还有青….

元宝抬头,茫然的看着她。

青姨摇摇头,脸色平静说:“我不解释,不是我。”

“小青,我知道不是你,而且,我已经知道是谁了。”

“把头,你快说是谁卖了我们?”

把头叹了一声,开口说:“有时候啊,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变的人心,只有一个可能,李爷…..是你那没来的土工,出卖了你。”

李爷嘴唇干裂,抬头看着邙山天空,迷茫的说:“二…..二锥子,是二锥子吗?”

把头似乎很肯定,点头说只可能是他。

李爷身子晃了晃,差点摔倒。

鱼哥反应很快,一把托住了他身子。

把头说:“我以前见过二锥子,外表是个憨厚老实的男人,做的一手好土活儿,但李爷,你们十年未见,对于一个离开的男人来说,十年时间,足够改变他了。”

把头接着说:“他知道我们的位置,李爷你曾告诉过他,如果宋家兄弟如果给他一百万,买这条消息?你说他会不会干。”

“我认为会。”

“小青早到了,所以,这就是二锥子迟迟不露面的原因。”

“说到底,因为他根本不会来了。”

青姨点了根细烟,手夹着深吸一口,眼神复杂的抬头看天。

她认同了把头的话。

就像有一个成语,叫“人心叵测。”二锥子不会在来了。

李爷今年74,他突然像一下老了十几岁。

邙山上刮来了一阵北风,风吹的老人满头白发尽显。

他声音沙哑说:“显生,谢谢你们过来帮我,你之前跟我讲过的第六个计划,我准备用它。”

把头皱眉:“李老哥,我那第六个计划是下下之策,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是和宋氏兄弟玉石俱焚之计,你真决定了?”

李爷毫不犹豫,点头说:“我决定了,而且今天就要做,我要是早一点做,说不定小霞能活下来,我的重孙子能活下来。”

“显生,可能就像他们说的,我们真的老了,玩不过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了。”

“哎….”

把头叹了声,沉默了。

把头说的,“第六计划”,是玉石俱焚之计。

李爷要把那些人,全拉下水!

现在抖音上经常能刷到一种视频,一个女的举着自己身份证说:“我是谁谁谁!我要实名举报某某某….我可以为我说的话负任何责任。”

我们那时候哪有抖音,要想举报,要准备好书面材料,洛阳当地这里叫“白皮书”。

这是把头准备的,我没看过这东西,但我知道,一定有这个东西。

现实社会,有时候比电影精彩的多,只是我们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这些事太遥远了。

你们去查,如果按照我的时间线说,宋老三去年2月份进了监狱,九月份他就办了保外就医。而在洛阳,从1995年到2005年,宋家这几个,涉及到的刑事案是195起,顶包案等是34起。

这些数据都是能查到的。

根据我后来了解到的情况,抓走小霞的是一个姓蔡的人,外号叫蔡老六,他是宋老大的人。

宋老大有三大心腹,分别起蔡老六,陈小华,赵重华(都是化名。)

有细心的人去查的话,就会发现,蔡老六94年用猎枪打死了人,后来被判定成意外走火,短短几年就出来了,出来后就一直跟着宋老大。

而把头准备的“白皮书”,是要李爷亲手去交给一位姓“张”的同志。

我想说这人,但我又不敢说,就隐晦的说一句吧。在当年洛阳的“小金库”事件中,此人刚正不阿,心中只信正义。

你们不知道吧?当时他过来的时候,送庄这里有村民,亲自给人送过两把大铡刀,一把虎头铡,一把狗头铡,还登过报纸。

钱,对此人来说起不到作用,哪怕就是一个亿现金摆在桌子上,他都不会看第二眼。

我们这些人,对他这种人,是七分怕,三分敬,被逮到就死定了。

小霞失踪的这天晚上,屋里总共三个人。

我,李爷,把头。

李爷语重心长的说:“显生,我今晚就去了,我给元宝留了一笔钱,把钱存你那里,你不要告诉元宝有这笔钱,让他自食其力,更不要带他入行了。”

“显生,元宝这么软弱,我知道,最大的原因在于我,是我望子成龙,又怕他步了他爹的后尘,小时候对他管的太严了。”

李爷眼睛红了。

“老了老了,到最后,我活的太失败,老伙计背叛,亲人离开。”

“我最对不起我孙女,还有我孙媳妇,现在,我只希望老天爷能保佑我孙媳妇,保佑她肚子里的孩子,让她娘两活下来!她们是无辜的!如果她们能活下来,我李老鸭死后,愿意下18层地狱。”

“咱们认识有多少年了?”

把头想了想说:“咱两应该是1968年认识的吧?那时候我才30多岁,满打满算,得有37年了。”

“都37年了…..”

“可怎么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

“老伙计,在抽一颗吧?”

把头点头,他递给李爷一根烟,又掏出打火机帮他点。

李爷忙伸手挡风。

“呼…..”

李爷咬着烟,抬头盯着房顶看,看了良久,烟就那么冒着。

他最后猛嘬一口,摁灭烟头,直接提着塑料袋离开了。

李爷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晚他换衣刮面,就算一去不能回,也势要玉石俱焚。

进京告状!

 

注释:

洛阳“小金库事件”深度解析:权力干预司法与文物大案的18年搁浅

一、事件背景:体制遗留的“小金库”与文物大案侦破

  1. “小金库”成因
    1994-2004年间,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为弥补办案经费不足(财政拨款仅40万/年,实际需求250万/年),通过罚没款返还、联合烟草局等企业获得办案经费,形成1600余万元账外资金(“小金库”)。

    • 关键细节:资金用途均经市领导协调、审计部门年度审查,未涉及个人贪腐。
  2. 文物大案爆发
    2002年,公安部接举报称洛阳宋氏兄弟团伙盗掘、走私文物(其藏品规模超过洛阳博物馆)。同年12月,洛阳市公安局成立“12·10”专案组,抓捕嫌疑人91名,批准逮捕27人。

二、事件转折:权力干预导致专案组“不撤自销”

  1. 2004年河南省纪委突袭调查
    • 导火索:河南省纪委第五室主任王文海(副厅级)授意,以“小金库”问题为由,对刑侦支队财务、会计及专案组核心成员(如张建岳、李小选)采取“双规”或调离措施。
    • 手段争议:查账期间,专案组成员被刑讯逼供、栽赃陷害,例如张建岳被限制自由3天3夜后逃往北京上访,事后竟无人追责。
  2. 专案组骨干集体被处理
    • 人事地震:洛阳市公安局长张太学调任河南省人防办副主任,副局长李小选调离公安系统,核心办案人员或被调职(如养警犬)、或被边缘化。
    • 后果:专案组“不撤自销”,文物案关键证据无人保管,案件被迫搁置。

三、幕后黑手:王文海与曲金华的利益链

  1. 王文海的动机
    • 掩盖交通肇事顶包案:1998年,王文海驾车肇事致1人重伤,伙同文物贩子蔡武堂找人顶包,事后蔡武堂多次向其行贿。
    • 保护文物犯罪团伙:宋氏兄弟通过曲金华(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缉私队长)向王文海输送文物、现金,形成“保护伞”关系。
  2. 曲金华的角色
    • 通风报信:在2003年专案组抓捕行动中,曲金华与宋氏兄弟频繁通话,导致其漏网。
    • 举报专案组:为转移视线,曲金华按王文海授意举报“小金库”,最终导致专案组解散。

四、社会影响:18年法治生态破坏与文物危机

  1. 文物案搁浅的恶果
    • 嫌疑人逍遥法外:宋氏兄弟核心成员未被彻底追责,部分通过保外就医提前获释,盗墓活动在洛阳邙山等地愈演愈烈。
    • 盗墓猖獗: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邙山陵墓群盗洞密布,甚至出现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汉代皇陵)的案件。
  2. 基层治理失序
    • 警察消极办案:因文物案件“抓了放、放了抓”,基层派出所对盗墓报警消极应对,形成“警察斗不过盗墓贼”的怪象。

五、迟到的正义:专案组重启与追责

  1. 17年举报与王文海落马
    • 持续举报:张建岳等专案组成员连续17年实名举报王文海,张建岳因积郁成疾于2016年去世,其他成员继续坚持至2021年王文海被查。
    • 王文海结局:2021年7月,王文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其交通肇事顶包、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被揭露。
  2. 案件重启
    • “916”专案组成立:2021年,河南省公安厅牵头成立专案组,重启对宋氏兄弟的调查,已抓获数十名嫌疑人,宋彦海被留置审查。
    • 社会反响:专案组发布通告征集线索,民众举报踊跃,案件进展受全国关注。

结语

洛阳“小金库事件”看似是财务问题,实则是权力滥用、司法干预的标本。王文海为掩盖个人罪行,利用公权力摧毁专案组,导致文物大案搁浅18年,严重破坏法治生态。专案组的重启,既是对正义的迟来回应,也是对“保护伞”的严厉警示。其教训深刻:唯有独立司法、严格监督,才能避免权力沦为犯罪工具。

正文完
 0
ACCESS DENIED